东辽广播电视台
  • 客户端下载

东辽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隆重开幕

时间:2025-01-04 09:58:25 来源:e东辽

分享到:

      1月3日上午,备受全县人民瞩目的东辽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隆重开幕。

上午8点30分,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于祯山宣布大会开幕。

县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应到代表200人,今天出席会议的代表175人,符合法定人数。

本次大会的执行主席是王伟国、于祯山、李东、李艳华、陆宝坤。

会议首先由代理县长石磊代表县政府向大会做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中,石磊对县政府2024年的工作进行了回顾。

2024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吉林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一年来,东辽县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新型工业化26个“智改数转”提产扩能项目开工建设;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个百分点;正轩车架与一汽红旗签订7.39亿元订单;新建成的关药博物馆,成为东辽文旅新地标;全县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实现双增长;小微企业融资累计发放贷款2.3亿元。

2024年,东辽县发展基础逐步夯实。争取上级到位资金9.6亿元,创历年来新高;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67个,总投资169.6亿元;12个超亿元项目开工建设,39个项目竣工投产;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 34%。

一年来,东辽县乡村振兴成果丰硕。新建及改造高标准农田14.5万亩,修缮“四沟四渠”507公里,实施黑土地保护技术52万亩,落实粮食播种面积143万亩,粮食产量历史性突破14亿斤;主要畜禽品种发展量达1600万头只,肉牛发展量达到19万头、禽蛋产量突破10万吨;放养柞蚕1475把,实现产值1.4亿元;建成国有毛驴繁育养殖基地,带动全县新增毛驴存栏1000头;鲜食玉米、果蔬、两瓜、食用菌实现种植面积、产量、产值“三提升”;实施11项增收措施,脱贫人口收入增长16.35%。

2024年,东辽县城乡建设更加扎实。实施了县城城区排水防涝基础设施、广场微景观、市政设施管网、老旧小区等改造工程;实施了农村水泥路改造、排水沟建设、厕所改造、美化绿化亮化等工程,打造各类示范村70个;实施重点水利工程4个,完成河道插柳44.7公里,修复矿山面积1901公顷,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34处,实施水土保持项目9个。

一年来,东辽县民生保障更具温度。全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的80.2%;城镇新增就业136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7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104万元,“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城市低保标准、农村低保标准再次提高;2024年高考一高中普本率达95%,再创历史新高;县域医共体建设扎实推进,县医院门诊综合楼主体竣工;送演出下基层、放映公益电影2867场;东辽健儿在全省各类锦标赛中获得两金、两银、一铜的佳绩。

2024年,东辽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运用“12345+网络舆情+信访”民生问题发现机制,办理民生诉求1万余件;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实现县、乡、村全覆盖。

就2025年工作安排,石磊说:2025 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做好政府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新的一年,县政府将坚持抓好五个方面工作,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改革攻坚能力突破行动,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持续增强创新驱动力,着力优环境、促消费、扩投资,不断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二要守好实体经济根基。实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行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推动“两重”、“两新”等政策直达快享,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增强产业竞争力。三要着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决扛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培育特色农业产业优势区,分类推动乡村建设,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四要着力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民生项目共建共享行动,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持续增强群众向心力。五要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最后,石磊号召全体代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凝心聚力、团结拼搏,奋力推动新时代魅力东辽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会上,还表决通过了《东辽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选举办法》。

开幕会各项议程全部完成后, 参加大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畅谈了自己的参会感受。

记者:解存哲 张新桐  王震  张鹏 管继超 张哲铭 王思远 刘畅 李衫 赵丹

初审:李艳萍

复审:马田刚

终审:苏   博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