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初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其中,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被写入草案。随着立法工作的加快推进,我国垃圾分类即将进入强制时代。
垃圾分类,是改善生活环境、践行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让垃圾分类成为新习惯、新时尚、新规矩,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全国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逐步启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方面在硬件设施上,全国各地积极打造“两网融合”的分类回收体系(即环卫运收系统与资源回收系统的有效衔接),一大批智能化设备走入高校、社区和办公场所,成为解决垃圾分类“不好分、不好管、不好收”等难题的好帮手。这两年,在广州的许多小区内,都能见到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的身影,直观的界面加上简易的操作,让分类投放只需数秒完成。而从源头到末端,越来越多的垃圾回收企业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了全程管理和实时监控,一整套流程下来,既做到了精准,又保证了高效。
另一方面在公众意识上,宣传引导的力度不断加大,方式不断创新。从“要我分类”到“我要分类”的转变,在多个地方都掀起了一股风尚。比如,江苏一所学校就将“垃圾分类”纳入学分考核,引导大家了解分类知识,养成分类习惯。几个月下来,很多学生都和以往“干湿不分”的倒垃圾方式说再见。
毕竟,垃圾分类不是简单的干湿之分,而是综合体现国家文明程度、城市管理水平和民众素质高低的科学体系。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即将入法,表明的是全社会践行垃圾分类的共同期望。这不仅明确了垃圾分类的实行标准,也给制定具体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当然,一切努力最终是要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在每个人的行动中自觉体现。
虽说垃圾分类将进入强制时代,可强制并不是法律出台的根本目的。之所以采取强制的形式,旨在使习惯能被养成、引导能见到成效。更何况,垃圾分类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本就应该在法治的基础上开展。从这个角度理解“强制”之意,也就不难懂得,为什么垃圾分类最需要的仍是人人动手、广泛参与。
东辽融媒发布
编辑:许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