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 人大代表进小区听取意见,执法部门开出600多张整改单,公布首批生活垃圾管理社会监督员名单……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落地,标志着当地垃圾分类进入“硬约束”时代。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规划,到2020年底,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其他地级城市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别急,马上就到你了”——当垃圾分类这一绿色生活新风尚开始大踏步走入我们的生活,你准备好了吗?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我们的生活环境,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中城市面临“垃圾围城”压力。以上海为例,2016年到2018年的生活垃圾产生量依次为879.9万吨、899.5万吨、984.3万吨,增势强劲。如何突围?实行垃圾分类,从源头减量,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分类在指间,文明在心间。垃圾处置从不分类到分类,难免会带来这样那样的不适应、不方便。实行垃圾分类,远不只是社区里多摆了几个垃圾桶那么简单,而是意味着要改变不环保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真正树立绿色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实现这一文明的跃升,无疑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垃圾分类,人人都是受益者,也是行动者。增强环保意识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之中。从不乱扔乱倒垃圾这样的小事做起,从耐心对垃圾进行挑选和分类这样的“细活”干起,人人都出一份力,个个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环境质量就会一天天好起来。
对政府部门来说,垃圾分类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社会治理课题,需要做好改革创新的文章,下足绣花功夫。社会参与度高不高、能不能坚持下去,影响着垃圾分类的成效。按照精细化的标准,对怎么分类、如何处理等制定一整套详细规定和流程,使之成为老百姓看得懂、好操作的行动指引,对于养成分类好习惯至关重要。目前,垃圾分类趣味游戏、“小猪佩奇”分类法、“识垃圾”小程序等纷纷涌现,这些垃圾分类的“科普”接地气,有利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推广。
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向发力、多管齐下。既要加强教育引导,也要用好监管和奖惩机制;既要把住分类环节,也要管好收运和处理环节;既要有定时定点的投放,也要照顾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的需求。在垃圾分类推进过程中,各种具体问题少不了,一些短板和梗阻也会更加凸显。越是这样,越要多倾听群众的诉求和意见,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切不可搞“一刀切”“一阵风”,真正把这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做好办实。
垃圾分类不是“运动”,不可一蹴而就,贵在久久为功。万事开头难,但一旦认准了,坚持不懈做下去,就会不断带来新气象,让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更加美好。
东辽融媒发布
编辑:苏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