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辽广播电视台
  • 客户端下载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

时间:2019-07-21 08:00:00 来源:学习强国

分享到: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基。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这是党中央综合研判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聚焦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突出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加快推动制造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实现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重塑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

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有效供给能力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有效解决了多年来存在的“地条钢”、小煤窑等顽疾,钢铁、煤炭等行业市场供求关系改善,但许多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性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动摇,巩固去产能成果,抓住处置僵尸企业的“牛鼻子”,把去产能和深化国企改革、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结合起来,修改完善有关资产处置、债务清偿、破产清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推动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僵尸企业破产重组。要加快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去产能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环保、安全等方面市场准入和监管标准,采取差别化政策措施,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提高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关键是要推动产品质量变革,提升产业链水平。必须看到,尽管目前我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高品质、高性价比产品还比较少,满足不了国内消费需求。为此,必须把提高产品质量作为增强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深入落实质量强国战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营造优质优价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全面提高工业产品质量。要聚焦重大装备、关键基础材料等重点领域,下决心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制约,推动制造业“强筋壮骨”。

当前,以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快速兴起,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与我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形成历史性交汇。要把握历史机遇,大力促进新技术、新组织形式、新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提高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和行业的比重,加速新旧动能转换。重点要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强化创新驱动作用,加速推进一批关键技术突破,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向市场的转化。二是强化市场拉动作用,要充分发挥我国市场规模巨大的优势,坚持以应用促发展,推进示范应用,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创造更多商业化的场景应用。三是建立包容审慎的监管体制,加快探索建立与“互联网+”等融合性、跨区域性突出的新业态、新模式相适应的监管模式,制定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相关的制度法规。

增强主体活力,提升企业发展水平和素质

制造业强,企业必须强。企业是产品的生产者,是生产要素的组织者,也是技术创新的“发动机”,在供给体系中处于关键位置。拥有一批世界领先的优质企业,是发达国家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比较困难、质量不高,重要原因是微观主体结构不够合理,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为此,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着力提升市场主体的水平和素质,发展更多优质企业。

首先,要积极培育发展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大企业是一国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目前我国大企业不少,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也有不少,但主要集中在垄断性行业,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大企业还比较缺乏,许多行业产业集中度不高。这是我国制造业结构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要支持企业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并购兼并等方式扩大经营规模。要鼓励大企业聚焦主业,加强技术改造和创新,完善产品链、创新链,进一步做强做优。

其次,要大力提升中小企业发展水平。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困难增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要切实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环境。要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大对初创企业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支持创业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产业链,促进多元“创业系”和“创业群落”发展。严格落实《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小企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能够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鼓励企业向专精特优发展,培育发展一批创新能力强的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

最后,要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供给质量和水平。要全面落实企业研发投入抵扣政策,增强政策实施的操作性和便利性,建立政策落实考核机制,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要切实加强政府采购政策对企业创新产品的推动作用,促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加强对企业引进人才、创新能力建设的支持,推动产学研结合,引导和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强化要素支撑,助力高质量发展

如果说企业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那么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就是“燃料”。总的看,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与其协同,提供有力支撑。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制造业综合成本较高,企业发展中人才、技术、资金等还比较缺乏,导致制造业转型升级困难,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当务之急是要降低成本,切实改变企业“负重爬坡”的状况,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要坚持“放水养鱼”,切实加大减税力度,增强企业获得感。要加强和改进对制造业的金融支持和服务,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要降低过高的社保缴费率,确保企业社保缴费实际负担有实质性下降。要坚持收入水平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相适应,合理确定最低工资标准。提高电力交易市场化程度,改进电网成本监管,降低电价。要减少行政审批,优化环保、税务、市场监管等执法方式,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同时,要标本兼治,大力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要进一步放宽对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限制,增加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和业务比重,促进充分竞争。要适应新兴产业和创新创业发展的要求,改革股票发行、交易、退市等制度,深化创业板和新三板改革,探索建立统一监管下的场外交易市场,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促进劳动力在城乡间自由流动。要深化土地市场改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从长远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有强大的科技支撑。要切实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着力提高技术有效供给能力。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产学研协同机制,健全技术转移机制。要推进教育现代化,深化考试招生制度和教育教学改革,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学校和专业布局,按照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调整教育体系和课程设置,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东辽融媒发布

编辑:苏悦明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