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辽广播电视台
  • 客户端下载

周口店考古,95岁依然年轻

时间:2024-12-16 15:09:14 来源:e东辽

分享到:

  95年过去了,周口店遗址成为世界上出土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数量最丰富、种类最齐全并且延续时间很长的古人类遗址,改写了学界对人类起源与演化历史的认识,延长了中华大地的历史轴线,奠定了我国古人类研究相关学科的基石。

  通过新改进的古DNA抓取技术,研究人员从田园洞出土人类化石中提取到遗传信息,破译了首个东亚地区4万年前的古人类基因组,使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中国在旧大陆人类基因流变的图谱上不再空白。

  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保护大棚。

  1929年12月2日,北京猿人第一颗头盖骨在周口店猿人洞横空出世,震惊世界。

  这颗头盖骨和遗址随即出土的北京猿人石器和用火遗迹,堪称中国在科学疆场上获得的第一块“奥林匹克金牌”。因为这一重大成果,早先已经发现但被排除在人类大家庭之外的“爪哇人”被重新接纳,“直立人”这一人类演化的重要阶段得以确立,华夏大地乃至欧亚的人类历史被推前至50万年前,尚被质疑和嘲讽的达尔文进化论得到强有力的证据支持。

  周口店很快成为科学的圣地,裴文中等学者在这里开展的早期工作,奠定了我国古人类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第四纪地质学和哺乳动物学的基础。裴文中对遗址出土石英片的实验模拟和痕迹观察,开启了打制实验和微痕分析的先河。他对周口店第13地点、第1地点、第15地点和山顶洞出土的石器做分期排序,提出它们分别代表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晚期的文化,中国旧石器时代三期断代的雏形就此诞生。体质人类学家魏敦瑞在研究北京猿人的头骨时,提出世界不同地区存在从古至今4个人类演化世系,这成为“多地区进化说”的雏形。

  95年过去了,周口店遗址成为世界上出土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数量最丰富、种类最齐全并且延续时间很长的古人类遗址,改写了学界对人类起源与演化历史的认识,延长了中华大地的历史轴线,奠定了我国古人类研究相关学科的基石。尤其是新时代以来,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取得多项重大成果,未来仍有很大的突破空间。

  周口店考古,95岁依然年轻。

  北京猿人的尖状器。

  遗址发掘研究持续给人们带来惊喜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掘研究方法的丰富,越来越多的新成果不断涌现,周口店遗址持续给人们带来惊喜。

  对田园洞出土的人类化石的信息提取和相关分析谱写了周口店科学研究的新篇章。该具人类化石包含下颌骨及体骨的大多数部位,显示出保留少量古老性状的早期现代人特征,趾骨的形变提示该个体已能制履穿鞋。2017年,通过新改进的古DNA抓取技术,研究人员从污染重重的生物残体中提取到该个体的遗传信息,破译了首个东亚地区4万年前的古人类基因组。该古东亚人的基因组揭示了当时人类遗传与基因交流的复杂历史,使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中国在旧大陆人类基因流变的图谱上不再空白。

  202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团队应用CT扫描和3D重建等一系列新技术手段,从周口店第15地点的哺乳动物化石中识别出一块人类顶骨。这是继1973年周口店第4地点发现1枚牙齿化石之后,50年来在周口店遗址区域首次发现的更新世人类化石。

  在过去的近百年里,周口店第1地点发现的直立人化石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是探索人类演化最重要的研究材料之一。遗憾的是,这批重要的直立人化石连同山顶洞发现的人类化石一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丢失,至今下落不明。第1地点发现的直立人化石年代为大约50万年前,第15地点距离第1地点70米,年代为距今约20万年左右。第15地点这块化石的发现,将有助于通过比较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深入研究这个区域的人类演化,为探讨中国古人类的演化模式提供重要和关键的标本材料,实证我国百万年来的人类演化史。

  这样的惊喜,未来仍可期。早先开展的对遗址核心区和尚未被触及过的西坡的物探工作已经证明,龙骨山地下有尚未被发现的洞穴、裂隙,从其中两处地下洞穴里钻探提取的探芯中充盈着沙土沉积物,指示埋藏古遗址的可能性和未来发现新的人类化石和文化遗存的潜力。不仅如此,出土过北京猿人化石和文化遗存的西剖面仍有可观的原生堆积,而上世纪30年代对富含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的第15地点的发掘更是浅尝辄止,为将来的发掘和研究留下了巨大空间。

  周口店遗址山顶洞出土的装饰品。

  遗址保护和利用的故事还在续写

  古人类化石产地和考古遗址的最高价值认定标志是世界文化遗产。要被遴选、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该遗址须有重大并被普遍认可的科学价值,须保存遗址与出土材料的完整性、本真性和环境的和谐性,须得到政府的充分重视和社会的高度认可,须展现对遗产妥善保护管理和有效普及、传承的责任意识与能力。

  周口店遗址1987年跻身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截至目前,我国有59处世界遗产,周口店是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申报的遗产地,也是唯一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新时代以来,周口店的保护利用得以提速。2012年12月,周口店遗址监测中心挂牌成立,遗址的保护监测进入数字化时代。2013年10月,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初步建成并投入运营,远古人类的家园变得庄严而赏心悦目。相对而言,旧石器遗址的物品和场景较为单调、趣味性不强。为了丰富展示内容,延长参观路线,公园根据周口店遗址植物调查成果和化石标本三维数据,打造了特色植物展示区和1∶1比例的动物模型展示区。

  2014年,周口店遗址新博物馆建成,新馆展陈运用更多现代科技手段,生动还原远古人类生活环境、捕猎、采摘、制作石器、用火等场景,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古人类是如何繁衍生息,荣获第十二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同时,老博物馆被改造为科普体验馆,开发了多点触控、VR远古幻境、回到石器时代等近20种体感互动项目,制作了动画片《龙骨山探秘》、4D影片《北京人》《山顶洞人》,让观众有更丰富的参观体验。

  2018年9月第1地点保护大棚竣工,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采用大跨度空间单层网壳结构,用一片片3—4平方米的金属叶片构筑起穹庐状的“洞顶”,使1937年大规模发掘停止后一直在露天状态下被风雨侵蚀的猿人洞(实则为坑)终于有了“洞穴之家”的样态。

  如今,周口店遗址已完成整体三维数字化测绘与保护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打造了三维测绘成果展厅和沉浸式体验展厅,让观众了解遗址三维数字测绘成果的同时,身临其境地体验远古人类生活。周口店还结合遗址文化内涵,完成了虚拟形象“元元”的设计,开发了“数字北京人”,努力打造文化传播IP。

  初到周口店遗址的裴文中。以上图片均为高星提供

  周口店遗址发掘、研究、保护和利用的故事还在续写。2023年5月,北京市公布了续编后的《周口店遗址保护规划(2021—2035年)》,遗址的建设发展有了新的蓝图和愿景。

  回首过往,我们感叹早期科学家在考古中的艰辛与创新,并为新时代以来遗址的保护建设成就而自豪。展望未来,周口店遗址科学发现与研究将不断取得更多突破,对远古文化和科学精神的传承弘扬依然充满活力。



:光明网

初审:冯碧琪

复审:马田刚

终审:苏博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