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海市金湾区红旗镇的一处农场,翠绿的菜叶尽情伸展,工人们正利用流水线快速采摘成熟的蔬菜。澳门青年孙振鸿和合作伙伴穿着雨靴在大棚中忙碌。
“在我小时候,父亲曾在黑龙江省运营过一些农业项目,我也因此和黑龙江、和农业产生了很多联系。”孙振鸿说。
大学毕业后,孙振鸿先是在香港国际金融机构工作。后来,他又在非洲和东南亚工作,积累了从事农业的经验。2017年,国家正式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孙振鸿和来自香港的合作伙伴姚力元一拍即合,决定在大湾区内地城市拓展业务。
2022年,孙振鸿和姚力元的当康集团正式合作,在珠海成立了专注无土有机蔬菜种植的澳门品牌“濠机荟”,为澳门提供各式新鲜蔬菜。
11月28日,孙振鸿在农场内查看蔬菜的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洪泽华 摄
“国家有了新的政策,大湾区有了新定位、新机遇。我是澳门人,我的合作伙伴是香港人,我们公司就是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的缩影。”孙振鸿说,将公司品牌定为“濠机荟”,寓意着在大湾区发展的“好机会”。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内“超级工程”不断落成,大湾区城市间“硬联通”深入推进,往来内地与港澳越来越方便。目前,孙振鸿常居澳门,每次从家开车到位于珠海的农场仅需一个半小时左右。他还在香港经营一家咨询公司,经常往来穿梭于大湾区内的几个城市。
“港珠澳大桥通车以前,一天跑三个地方基本很难实现。现在有了大桥,深中通道也已建成通车,一天之内在澳门、珠海、香港、深圳四个城市间往来不再困难,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是大湾区一体化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便利。”孙振鸿说。
11月28日,在孙振鸿的农场里,一名工人正在种植有机蔬菜。新华社记者 洪泽华 摄
目前,孙振鸿在珠海的农场种植面积约10亩,每个月可生产约5吨蔬菜。依托便利的基础设施和通关服务,新鲜的有机蔬菜可在采摘后24小时内送上澳门消费者的餐桌。他和合伙人正计划扩张农场,希望将业务拓展到香港市场和大湾区内地城市。
“我小时候,澳门青年来内地大多只是过来休闲、消费,现在有更多澳门青年来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创业、发展。”他说。
孙振鸿是澳门人,他的妻子来自香港。在“澳车北上”政策正式实施以来,两人有空时就会带上孩子们到大湾区内地城市游览。
11月28日,孙振鸿在农场内查看蔬菜的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洪泽华 摄
“25年前澳门回归,我恰好是在那一年离开澳门出国读书。那时澳门的国际知名度还不高。澳门回归10年时,很多外国人还没去过澳门,但已经有了模糊的印象。如今澳门已经是国际化大都市,全世界的人提到澳门都认为这是一个发展得很好、很安全的城市。我认为,这就是回归祖国给澳门带来的发展机遇。”孙振鸿说。
回归祖国25年以来,孙振鸿每次回到澳门都会发现新的变化。“原来的滩涂变成了国际级的旅游度假村,平地盖起了摩天大楼。作为澳门人,我亲眼见证了回归后澳门的发展,也看到粤港澳大湾区很好的发展前景,期待未来继续在大湾区取得新的成功。”他说。
来源:新华网
东辽县融媒体中心
初审:薛超
复审:马田刚
终审: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