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不仅将人类与外界联系并维系人类的生命体,而且在人类文化中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文化价值。以“述说食物往事并展示人类文明演化下食物的传奇蝶变”为宗旨的“食可语”丛书,新近推出美国人类学家欧爱玲的著作《甘苦同食:中国客家乡村的食物、意义与现代性》。该书用六个篇章阐述分析“中国农村食物的价值、劳动、记忆、交流、道德、欢宴”,以“相连的世界”作为结语,深入探讨食物在中国客家乡村中的角色以及食物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甘苦同食:中国客家乡村的食物、意义与现代性》 [美]欧爱玲 著 沈 荟 周 珏 王珺彤 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4年出版
欧爱玲通过在广东省梅州客家乡村的田野调查,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展示了食物如何作为社会和文化的纽带,连接个人与家庭、社区与现代社会,不仅详细描述客家食物的传统制作方法和风味,还分析食物在节日、庆典和家庭生活中的特殊意义,以及食物生产与交换过程中的社会互动。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以及食物在其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食物作为具有族群特征的文化符号,常常被用作强调“我群”文化、划分族群边界的工具。客家山居生活的艰辛,让勤劳克俭的客家人充分利用大自然的恩赐,采集野生植物块茎和种植五谷杂粮,或晒干或腌渍储存以备不时之需,以“素、杂、粗、野”的食材来源,创造出客家菜“咸、肥、香、烧、熟、陈”的特色。有趣的是,欧爱玲观察到客家人对“食酒”与“食饭”的严格区分。“食饭”是吃米饭,专指日常饮食。参加宴席即使不会喝酒而只是吃饭,但却是“食酒”。一大家子聚在一起用餐喝酒,因为没有外人参加,却仍属于“食饭”。“食”字在常规性的现当代中国通用语言中常用作名词,但在本书里更多的是作为动词,并凸显古汉语里“吃”的意思,也就是现代客家话里仍在使用的“吃”的意思。客家方言是中国南宋官话的活化石,保留了许多古代的汉字和发音,比如书中提到的“粄”“食早”“食昼”等。作为一位外国学者,欧爱玲愿意花20多年的时间,对客家文化进行深入体验、记录和研究,的确是一件令人钦佩的事情。
由于气候环境、土壤条件与因地制宜,闽粤赣山区有非常多的用粳米混合糯米做的米食,它们有一个特殊的名字,这也是保留至今的古汉字,所有的米做的食物都统称为“粄”。客家人的食物很多是圆形或球形的,比如肉圆、鱼圆、芋子圆、煎堆等,意味着团团圆圆的好意头,尤其是逢年过节,颇为讲究。“粄”是如此,“酿”也是如此,酿油豆腐就是球形的,是某些客家地区年夜饭必备的菜肴之一。客家糕点也运用了“酿”这个方式,将花生芝麻等馅料,酿进艾或鸡矢藤等其他野菜和糯米混合而成的糍粑里,做成有馅的“艾粄”,作为清明的主要美食。
欧爱玲对中国文化充满热情,她的研究不仅涵盖食物经济的广泛领域,更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食物在社会中所扮演的多重角色。比如梅州城郊的月影塘,这个曾经的农业村庄,如今正经历着向混合经济的转型。水稻,曾经的贵族作物,与红薯——穷人的食粮,共同见证村庄从贫瘠到富足的转变。书中不仅记录了洋葱、中国白菜和其他蔬菜、水果的种植情况,更通过生产统计数据,展现了农业的变迁。如今,随着年轻人纷纷离去,寻找更为轻松且收入更高的工作,农业逐渐成为老年人的坚守。
在中国文化中,食物与节日、仪式紧密相连,是社会交往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月影塘村的人们通过食物的赠送、交换和共享来维系社会关系和道德义务,尤其在家庭和亲属之间。社交交易中的食物流通,如同润滑剂一般,维系着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互动。无论是一杯茶的简单款待,还是分娩后母亲所食用的滋补食物——娘酒鸡,都体现了食物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中国从帝制到民国,再到社会主义政府的巨变,月影塘也经历了从贫瘠到富足的转变。如今,这个小村庄不仅能够享受到充足的猪肉和蔬菜,甚至连曾经奢侈的海鲜也成了家常便饭。月影塘的传统和变化是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样本。
食物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社会标志,重要到没有人可以忽视它,它往往承载着社交信息。上菜的内容、方式、客人的座位安排、嘉宾的尊贵程度,以及其他各种因素,都在食物的制作与消费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甘苦同食》中,欧爱玲以饮食为轴线展开写作,但最终旨趣落脚在中国乡村社会上。翻阅本书,读者可真切感受到工业化与都市化给乡村饮食、农业社会人情带来的影响,触摸到中国人忆苦思甜的历史惯性。
《甘苦同食》是一部对中国食物研究有着重要贡献的书,也是给那些对中国农村文化和社会变迁感兴趣的读者的一份珍贵礼物。它不仅记录了中国农村的食物文化,更通过食物这一窗口,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和现代性探索。欧爱玲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分析,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中国农村形象。她以西方学者的视角关注粤东客家村落的社会文化变迁,诚如她所言,纵使风云变幻,人世沧桑,食物具有的“联结性”和“地域感”,仍将在中国乡村社会中发挥不容小觑的重要作用。
来源:光明网
初审:冯碧琪
复审:马田刚
终审: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