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
起源于印度,东汉时传入中国
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这是宁夏银川市贺兰山拜寺口双塔。
古塔有什么看点?
为什么有的古塔可以登临
有的却建成实心的?
塔内“藏宝”通常在何处?
这是宁夏贺兰山深处的拜寺沟方塔,始建于西夏,已损毁。资料照片
在宁夏境内
保存着多座风格各异的西夏古塔
它们既有中原唐宋古塔之风
又有辽、金古塔之韵
“宁夏境内的西夏古塔包含了各种风格,
就像是小型的‘中国古塔博物馆’”
原宁夏文物局局长、古塔研究专家雷润泽说
这是宁夏贺兰山深处的拜寺沟方塔,始建于西夏,已损毁。资料照片
20世纪80年代
宁夏考古工作者在贺兰山深处的拜寺沟
发现了一座残高三十多米的古塔
塔身表层彩绘日月、兽面、流苏等内容
底座为四方形,简洁、浑厚、雄健
每级塔身高度、宽度自下而上逐级递减
塔檐层数多而密
是具有鲜明唐代风格的密檐式塔
称为拜寺沟方塔
其第三、第十、第十二层构筑了塔心室
其余各层都为实心,不可登临
遗憾的是,拜寺沟方塔于1990年被损毁
在一片废墟中
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以榫卯结构相连
从底部直通塔顶的塔心木柱
根据塔心木柱上的墨书题记
得知方塔始建于西夏惠宗大安二年
距今有近千年历史
方塔天宫内“藏宝”惊人
包括西夏文翻译的佛经
《吉祥遍至口和本续》
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
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实物
将中国木活字的发明和使用时间
从元代提早到宋代
并将西夏文字、吐蕃佛教文化
以及中原印刷术完美结合
是我国古代各族人民文化交融的历史见证
天宫中还藏有一本汉文诗集
以《冬至》《重阳》《上元》等为诗名
说明西夏虽由党项人建立
但其民俗与中原地区并无太大差别
印证了西夏学习中原先进文化的史实
也反映了两宋时期各民族文化交融盛景
这是坐落在宁夏贺兰县的宏佛塔修复前样貌,始建于西夏。资料照片
在宁夏贺兰县潘昶乡红星村
坐落着残高不足30米的西夏宏佛塔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面三层是可登临的八角楼阁式塔
其上承托着完整的覆钵式塔
是国内罕见的复合变体砖塔类型
抢救性保护修复宏佛塔时
专家在其天宫中发现大量珍贵文物
天宫面积虽不大
却贮藏着2000多块西夏文雕版
分为大、中、小三号字体
这是宏佛塔天宫中发现的彩绘泥塑像。
还有大量高水准彩绘泥塑像
画幅较为完整的唐卡、绢画
造型优美、雕工细腻的彩绘木雕
西夏文书《番汉合时掌中珠》残页等
这批珍贵文物
被评为199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这是宁夏贺兰山拜寺口双塔。
两宋时期流行八角密檐塔
同时期的辽、金所建古塔
多为不可登临的实心塔
宋朝则更青睐可登临远眺的空心塔
西夏建立的贺兰山拜寺口双塔
皆是十三级八角密檐式空心砖塔
顶部是覆钵式结构
这是拜寺口双塔西塔内出土的彩绘木桌。
西塔塔刹中发现一批珍贵文物
包括钱币、鎏金铜塑佛像
彩绘木雕花瓶、唐卡
彩绘木桌和木椅、绢纸花等
这是宁夏银川市承天寺塔。
在银川市内
迄今还屹立着64.5米高的承天寺塔
它最初由西夏太后没藏氏主持修建
明、清又经历重修
距今已近千年
登临其上
富饶美丽的银川平原尽收眼底
这是宁夏青铜峡市的一百零八塔,始建于西夏。
宁夏青铜峡市的一百零八塔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坐落在黄河岸边
始建于西夏
元、明、清三代数次修葺
最初是土坯砌筑,遍身粉妆彩绘
后代以青砖砌筑加固
出土西夏砖雕佛像、彩绘泥塑等文物
古塔是历史无言的见证者
藏着无数奥秘等待世人探寻
来源:新华网
东辽县融媒体中心
初审:薛超
复审:马田刚
终审: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