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辽广播电视台
  • 客户端下载

新华网财经观察|线上购药调查

时间:2024-12-18 11:14:08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药品享折扣,买药不出门”,已成为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健康需求便捷满足的生动缩影。

云问诊、云购药模式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医疗消费方式,还大大提升了民众的购药体验。但同时,网购假药、处方药滥用等问题时有曝光,给消费者健康带来隐患。线上购药是否可靠,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网购药品:便捷与价格的双重吸引力

2022年12月1日《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开始实施,京东、阿里等大型企业竞相加入,互联网购药平台快速崛起。据摩熵医药数据库显示,网上药店销售额从2020年的378.58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543.02亿元;2024年上半年销售额已超过270亿元,同比增长达7.17%,全年销售额有望突破600亿元。网络购药逐渐成为许多消费者的重要购药途径。

线上购药的便利性是其迅速普及的主要原因。对于许多患有慢性病或需要长期用药的消费者来说,他们不再需要为了买药而专门请假或奔波于各大药店之间,只需轻轻一点手机屏幕,就能轻松解决购药问题。

价格上的优势也是线上购药的重要吸引力。线上药店由于运营成本更低,往往能够通过满减、打折等促销手段,提供比线下药店更优惠的价格。在叮当快药小程序上,记者看到平台推出了各种促销活动,如“满78减10”“满99减50”等。

消费者王女士表示,通过线上平台,她买到的常用药价格比线下药店便宜近30%,再加上优惠券,节省了不少医疗开支。

与此同时,线上购药平台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用户体验。根据电商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京东健康的医疗药品、营养保健品和医疗器械等的销售额,均迎来了全面增长。其中慢病和养生工具的消费额同比增长了140%;家庭常备药品成交额同比增长100%。美团健康慢病药品、营养保健品、养生食补等多个品类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100%,慢病药品销量同比增长181%。而像老百姓、益丰、健之佳等各头部连锁同样发力线上,纷纷尝试创新促销营销模式。

2024年新华网《线上购药消费者行为问卷调查》——影响消费者选择线上购买药品的因素

2024年新华网《线上购药消费者行为问卷调查》——影响消费者未能选择线上购买药品的因素

近日,新华网发起了一项《线上购药消费者行为问卷调查》。回收的1800余份问卷结果显示,药品商品价格和药品种类丰富程度成为驱动消费者倾向于线上购买药品的两大核心要素,占比高达86.26%和61.34%;而在影响未选择线上购药的因素调查中,无法辨别网上药店药品的真伪成为消费者最担忧的问题。此外,专业医师在线咨询服务、医保支付的便捷性,以及药品售后服务的保障情况,也同样是消费者在做决定时重点权衡的几大要素。

中国非处方药传播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解奕炯表示,线上购药的快速发展虽为消费者带来便利,但用药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解奕炯指出,线上销售缺乏执业药师的用药指导和咨询服务,消费者在没有专业人士指导下可能产生用药不当的风险,尤其是基础病患者,自行购药可能引发药物相互作用,危害身体健康。同时,药品作为特殊商品,部分药品对储存和运输的温度、湿度有严格要求,但线上购药过程中可能混杂于普通商品运输,无法保证环境条件的达标,从而影响药品质量与有效性。此外,目前药品网络销售的追溯机制尚不够健全,制约了用药安全保障。

线上购药存“隐秘角落”

9月18日,国家药监局公布了4起药品网络销售违法违规典型案例。其中,3个案例都与司美格鲁肽相关。涉案货值金额最高的达到3500万元,系在广东发现的违法生产经营假药案。当事人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原料,在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生产、销售含有司美格鲁肽成分的减肥药。

而因为减肥概念火热而迅速崛起的“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在线上如何能买到呢?记者在某线上购药平台上尝试购买处方药品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点击提交订单后,根据提示选择了用药人信息及对应病症“2型糖尿病”,便线上连接了互联网医师,通过系统默认勾选的“无补充信息”选项,不到5秒钟,电子处方便直接开出。

记者以自己的成人登记信息在某小程序上购买儿童处方感冒药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问诊连线时间不到1秒钟便开出了电子处方。业内人士透露,这种秒开处方的现象在网络购药平台中并不罕见。许多平台为了追求交易量和用户满意度,往往简化了问诊流程,甚至使用“AI开处方”,而忽略了对患者病情的详细了解和评估,给患者用药安全埋下风险隐患。

《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通过网络向个人销售处方药的,应当确保处方来源真实、可靠,并实行实名制。药品网络零售企业应当与电子处方提供单位签订协议,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方审核调配。此外,处方药销售前,应当向消费者充分告知相关风险警示信息,并经消费者确认知情。

实际上,处方药在网上药店的销售中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中康CMH中国药品院外零售市场分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O2O直送店药品市场中,Rx药物(处方药)同比增速快于OTC药物,销售规模占比提升至40.5%。米内网数据也显示,2024上半年中国网上药店终端药品市场中,处方药占比为52.91%,超过了OTC药品的占比(38.20%)。

中康CMH中国药品院外零售市场分析-O2O渠道

此外,业内人士指出,线上购药平台上的代购现象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记者在社交平台上发现,一些账号声称可以提供利用一款线上保险产品进行药品代购的服务。记者私信联系了这些账号,对方坦言自己已经投保了该产品门诊险,因此拥有高达2万元的互联网药品费用报销额度。他们利用该保险产品可网上拿药直接报销这一政策,以低价购入药品后再加价转售,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均可操作,但部分药品可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到手。进一步调查中,记者发现不少网友对这种代购方式趋之若鹜,纷纷表示通过这种方式购买的药品价格远低于实体药店。以常见的海露滴眼液为例,实体药店的售价85元一瓶,而线上药店虽然略低,也需63元,但通过该保险产品线上代购,仅需45元即可轻松购得。

该保险产品关于产品特色的介绍页面

记者向该线上保险产品客服求证平台是否对此有所了解,客服回应称尚未接到相关反馈,但会立即展开核查。至于该行为是否侵犯了保险公司的利益并涉嫌骗保,客服表示将作为内部升级处理事项进行回应,然而截至发稿前,记者尚未收到任何官方回复。

针对这一现象,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姚禹表示:首先,这种行为涉嫌非法经营药品和扰乱市场秩序;其次,利用保险政策进行药品代购属于骗保行为,一旦被发现,不仅将面临法律制裁,还可能被列入保险黑名单,未来影响自身正常的保险理赔;最后,这种代购渠道存在极大的药品安全风险,消费者有可能买到假药或过期药品,对自己的健康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

多方合力共促行业规范化

面对网上药店规模的持续扩大,各方开始探索更为严格的监管机制。今年1月,国家药监局印发《药品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检查指南(试行)》,用于指导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提供第三方平台服务的企业开展监督检查工作。与此同时,湖南、海南等多个省市相继出台了针对网络购药的监管新规,明确要求平台在处方药销售中强化审核流程,并规范处方信息的管理和使用。这些新规对平台资质、药品配送和售后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旨在遏制网络购药的违规行为,确保消费者用药安全。

此外,国家医保局加大院外药品价格治理力度,开展专项行动核查零售药店药价风险品种,推进线上线下价格监管。2025年1月1日起,国家医保局将正式开始药品追溯码的监管应用;到2025年7月1日,将全面推动药品追溯码在医保领域的采集应用——这意味着全国定点医药机构迎来医保强监管时代。

记者了解到,多家电商平台已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强化药品追溯管理。如京东健康逐步加强审核与追溯系统建设,对入驻的药店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其具备合法经营资质和药品质量保障能力。与此同时还建立了全链条管理机制,消费者在购买药品时,可以通过扫描药品包装上的追溯码,或者输入药品的相关信息,获取药品的生产、流通、销售等全链条信息。叮当快药与优质医药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持续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建设,使其能够追溯到药品的源头。

京东健康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目前平台通过多层机制来加强药品管理与风险控制,成立了互联网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制定了药事管理章程,并与执法机构合作共建风险联防联控机制。与此同时,还自建了药品标准数据库和高风险药品分级体系,将药品按风险性分为六个等级,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则以便高效实现药品安全管理功能。

业内人士指出,第三方平台采取的包括扫码验真、正品溯源体系建设、加强供应链建设、严格审核入驻商家以及质量检测与消费者反馈等一系列措施,有助于提高药品市场的透明度和信任度,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解奕炯认为,在目前已经出台的一系列网络药品销售监管制度基础上,需持续细化和推进新制度出台,以应对互联网新业态带来的问题和挑战。行业组织也应发挥引导作用,推动企业与平台自觉遵守相关法规,提升网络销售的规范性与标准性。

同时,他也提示消费者,网购药品应优先选择正规药店的旗舰店或大型品牌网上销售平台,以确保药品来源的可靠性。签收时要注意药品包装和标签是否完整,发现污损应拒绝签收。此外,消费者在收到药品后,应及时咨询专业药师或医生,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以保障用药安全。

来源:新华网

东辽县融媒体中心

初审:薛超

复审:马田刚

终审:苏博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