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纵有万般理由,坚持只需一个就够!”音乐剧《雄狮少年》,成为今年粤港澳大湾区舞台上一场亮眼的文化演出。
这部改编自同名动画电影的音乐剧,称得上地道的“湾区出品”:不但内容取材于大湾区共同的文化符号“醒狮”,创排更是集结了大湾区内的优秀艺术家、创作者和表演、制作团队。
该剧制作人、广州大剧院副总经理陈睿介绍,邀请港澳的艺术家一起参与创作,通过精彩的故事、丰满的形象、动听的音乐,展示岭南文化的多元魅力,推动湾区文化共建,增进大湾区人民的文化认同,是他们的持续追求与努力方向。
如今,这部剧不但在广州、深圳、珠海、香港等多个湾区城市上演,更走出湾区,将岭南醒狮文化和风土人情展现给全国观众,赢得掌声无数。
音乐剧《雄狮少年》是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文脉相融的一个生动缩影。粤港澳三地同根同源、地域相近、人文相亲,有着共同的岭南文化根脉。“大湾区不仅是经济共同体,更是文化共同体。岭南文化开放、进取、务实、包容、敢为人先等特质,是大湾区建设日新月异的动力源泉。”中共广州市委党校教授温朝霞说。
以岭南文化为笔,粤港澳三地正谱写人文湾区新篇章。烙刻着湾区印记的文化产品不断“破圈”,彰显出岭南文化的创新与活力。
今年11月底,在香港再度上演的舞剧《咏春》创新融入了香港元素,引发香港青年追剧“打卡”。《咏春》编导吕程亮介绍,此次香港上演的特别版,在编排时就希望更多香港的艺术家加入演出,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开展交流,为湾区的艺术合作提供平台。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不断开拓文化交融交流的渠道,从影视合作、艺术展演联通,到历史古迹保护、文博机构联动、文化设施共享,再到高等院校学科互认、图书馆资源互通……三地优势互补,交流合作愈发密切。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澳门文学发展的大好时机。今年广东省作家协会推出的粤港澳大湾区港澳作家作品出版扶持计划,对澳门文学发展给予助力,对作家群体是一个鼓舞。”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文学高质量发展论坛上,澳门笔会会长汤梅笑说,现在许多澳门小说家都在创作大湾区题材的小说。
今年11月,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博物馆联盟合作交流会举办,期间为香港海事博物馆、澳门海事博物馆、澳门通讯博物馆三家单位举办了新入盟成员单位授牌仪式。至此,粤港澳大湾区博物馆联盟的成员总数达27家。
广东省博物馆馆长肖海明介绍,联盟通过成员间合作交流等方式不断探索博物馆发展新路径,不仅进一步打通了资源壁垒,促进联盟成员高质量发展,也辐射带动着国内中小型博物馆的发展。
不久前,为期4个月的“2024穗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季”在广州落下帷幕。超3万名穗港澳青少年以研学形式走进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澳门艺术博物馆等场馆,通过“行走的课堂”加深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近距离感受并体验广州浓郁的广府文化,这一体验很难得。”澳门培正中学学生刘开颜说。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交流季开展的多元创新文化交流活动,带领青少年感受三地鲜明独特又同根同源的文化魅力,激励他们积极从湾区文化建设的见证者转变为参与者、促进者。
大湾区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投资的助力。在2024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上,超过100家投资机构及头部企业、超过40家上市企业,以及100多家独角兽、瞪羚和文化科技创新企业参与,展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劲动能。
“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明显,政策环境优越,产业基础雄厚,科技发展迅猛,国际化程度无可匹敌,是文化出口的天然良港。”会上,紫荆文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许正中表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幅提升,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这是大湾区文化产业承担文化使命、推进转型升级的重大契机,也是营造区域竞争新优势难得的实践窗口。
岭南大地,文脉悠长。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正奏响人文湾区建设的新乐章。
来源:新华网
东辽县融媒体中心
初审:薛超
复审:马田刚
终审: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