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辽广播电视台
  • 客户端下载

从“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到“文学之乡”

时间:2024-12-30 10:10:04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分享到:
文学是这里“最好的庄稼”(现场评论

房间内,单小花提笔凝思,瘦削的背影之上,“文学点亮心灯”的横幅格外醒目。不久前获得“骏马奖”的马骏,身体斜靠着,神情松弛,用手机遨游文学世界。按摩店里,盲人作家、按摩师赵玲一边工作,一边和顾客一起听文化典籍。

夜幕降临,宁夏西吉县的城乡间,文学在流淌。位于西海固地区的西吉人口不足50万,却有1600余人从事文学创作、三四百名农民作家,被誉为“文学之乡”。土地上何以生长出文学?小县城因何成为创作粮仓?

看历史,有文化根脉。西海固地区曾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文化交流交融活跃,唱花儿、讲古今、吼秦腔等民间文艺繁荣,“春官送福”等社火活动频繁,沉淀出丰富的文化养分。千百年来,多元文化交相辉映、相互交融,为这里带来独特的人文氛围,影响并引导着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把对土地、对民族、对家园、对自我的思考,化为笔端的文字。

看现实,有创作源泉。由于生产生活条件恶劣,西海固一度被称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这里的人们,曾无奈于土地的贫瘠、生活的艰辛。是文学给了他们力量。写山乡、写土地、写牛羊,单小花说文学能“改心慌”,把感悟乃至苦闷写出来,心就敞亮了。是文学给了他们火热。写通电、写盖房、写丰收、写命运改变,大伙儿还可以写用文字和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通过文学创作这一“诚实的劳动”,不少人改善了生活,打通了去“山那边”的路。

图片
西吉文学馆前“中国首个文学之乡”的雕塑。图片来源:新华社

看发展,有宏大景深。干净整洁的道路,设施齐全的广场,书香浓郁的书院,生产有序的工厂……新时代以来,“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发生山乡巨变。过去,贫不薄文;如今,文以咏志。有作家曾描写西海固,“有的只是这样的一片旱海”。现在,西海固的海原县、原州区和西吉县都喝上了黄河水,活水润旱塬。作家又写道:“黄河水甜,共产党好!”发展之变,不仅让创作者打开了梦想空间,更凝聚着人心、汇聚起力量。

看未来,有前进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振兴,是题中应有之义。在西吉县杨河村,木兰书院坚持“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为农民作家搭建交流平台,邀请文化名人采风驻点,平时向村民开放。现在,杨河村学生考大学的多了,矛盾纠纷少了。主要由西海固移民构成的大武口新民社区,就业和文化一起抓,管口袋和管脑袋“双管齐下”,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以文化人,鼓励更多群众能拿锄头也能拿笔头、田间回来登舞台,既当文学创作主角又当乡村建设主力,乡村全面振兴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除了“文学之乡”,西海固地区也有“书法之乡”“诗歌之乡”。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都以广大农民为主体。实践表明,让热爱文学的人深入生活,使热爱生活的人贴近文学,推动创作者更好感受时代脉动、体察生活本质,能滋养出更精彩的作品。

细览中国作协中华文学基金会给西吉县的“文学之乡”授牌词,这样一句话令人印象颇深:“在这里,文学之花处处盛开,芬芳灿烂;在这里,文学是土地上生长的最好的庄稼。”脚踏大地、激荡情感,反映时代面貌、引领时代新风,定能让朵朵“文化之花”在广袤大地上精彩绽放。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初审:李  钐

复审:马田刚

终审:苏  博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