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辽广播电视台
  • 客户端下载

药物研发到了哪一步?复产复工如何防感染?——疫情防控科技进展焦点透视

时间:2020-02-22 10:02:10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全速推进药物筛选、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明显、康复者血浆捐献在接力……记者从21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当前疫情形势出现了积极向好的趋势,但疫情防控仍丝毫不能松懈,要取得进一步防控成效,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大力支撑和科研攻关的持续推进。

  药物选择和研发 坚持“安全、有效、可供”

  “虽然时间紧迫,但一些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对药物研发而言,始终要坚持六个字:安全、有效、可供。”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说。

  磷酸氯喹,一款原本用于治疗疟疾的“老药”,现已进入新冠肺炎第六版诊疗方案,有望在更多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疗效。

  根据21日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北京、广东使用磷酸氯喹的135例临床试验中,130例轻型、普通型患者未向重型转变,5例重型患者中4例已出院、1例转为普通型。

  还有一些药物和技术也在临床试验阶段:法匹拉韦,在深圳做了80例对照试验;瑞德西韦,在武汉已有逾200例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入组临床试验;干细胞治疗,已有4例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出院。

  同时,全国中医药参与救治的确诊病例超过6万例,占比在85%以上。从第三版诊疗方案开始,一批中药进入一线临床医生的用药方案,此后不断完善。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陈时飞说,超过80个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用于一线诊疗,在医疗实践中取得较好效果。

  疫苗到了哪一步?瞄准临床试验正在加速

  天花、脊髓灰质炎、狂犬病等传染病,都靠疫苗才得以消灭或预防。新冠肺炎疫苗目前研发进度如何?

  “如果把疫苗研发比作建楼,目前地基已经打好,楼体已经冒出地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打比方说,“我们正在以最快的速度一层一层往上建。”

  曾益新表示,最快今年4月到5月可能有部分疫苗进入临床试验。

  灭活疫苗、重组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利用减毒的流感病毒疫苗作为载体……多条技术路线同步开展,部分项目已进入动物实验阶段。

  据介绍,国内各方力量协作组成疫苗研发攻关团队,日夜奋战,在尊重科学、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缩短研发时间。目前我国各类技术路线的疫苗研制基本与国外同步。

  组织专家团队逐一对接科研攻关组,同步跟进研发进程;注重临床试验的质量管理,保护受试者权益,保证试验结果数据真实可靠可信……疫情紧急,国家药监局也已做好应急审评审批的准备。

  陈时飞说,在确保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国家药监局将加快完成技术审评,第一时间批准安全有效的疫苗用于抗击新冠肺炎。

  捐献血浆如何接力?希望更多康复者参与其中

  几天前,有关人士呼吁开展“千人献浆救千人”行动。眼下,这场爱心接力进展如何?

  徐南平说,截至20日,已有超过100名康复者献出血浆,大概能制备240份左右的治疗用血浆,能对超过200名重型或者危重型患者进行救治。

  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是利用康复者血浆中一定滴度的病毒特异性抗体,降低患者体内病毒含量,从而达到治疗预期。

  据介绍,血浆治疗建议适用于病情进展较快、重型和危重型患者,此前已纳入第五版诊疗方案,第六版诊疗方案中对其适用症和用法、用量进一步细化。

  徐南平表示,承担项目的单位已经组织了20个采浆团队,派驻到康复病人比较多的11个省份。通过一个月的研究,在采浆方面及后面一系列处理都有相关标准,确保安全。目前已经具备了在全国重点地区全面铺开的工作条件。

  “希望更多康复者献出你的血浆和爱心。”徐南平说,医疗机构、医生要依据诊疗方案的要求和技术规范,采用恢复期血浆对更多患者进行救治,给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多一分生的希望。

  复工复产如何防感染?科学防护最重要

  用一个30立方米的人工模拟箱来模拟气溶胶环境,科研人员通过不同的实验动物,模拟和验证病毒的传播途径。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琪说,初期实验显示,如果满足密闭空间、长时间暴露、高浓度三个条件,存在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但在开放环境中,通过气溶胶传播新冠病毒的几率极低。

  他介绍,比较确定的传播途径仍是经呼吸道的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病毒主要从黏膜侵入,如口腔、鼻腔和眼部,做好对这些部位的重点防护非常必要,在人员密集区域正确佩戴口罩是切断病毒进入肌体的重要措施。

  针对人们关注的复工复产期间防感染问题,周琪建议,注意个人科学防护最为重要。在人员相对密集的工作场合,要保持通风,同事间要保持适度距离。

  科研攻关团队按照不同生活和工作场景,设计了多个实验来观测病毒的传播途径和致病机制。结果显示,新冠病毒不会通过皮肤传播。即使是不少人担心的粪口传播,只要保持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勤洗手的习惯,也可避免病毒通过这些途径传播。

图集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