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战“疫”报道第一线,活跃着一支新媒体的精兵劲旅。他们借助新技术新手段新平台,运用短视频、Vlog、慢直播等方式,将一个个平凡人物、温暖故事和泪目瞬间定格呈现,让战“疫”报道更加及时、鲜活、走心。今天,我们推出四位战“疫”新媒体记者的采访手记,分享他们用心感受、用“新”呈现的观察、思考与成长。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记者张书旗:
让平凡英雄成为主角
拿着镜头的我,眼睛瞬间湿润。这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建设工人,面对镜头甚至说不成话,却心怀大爱。在抗击疫情的战场,记录疫情的最新情况,将抗疫现场的各个方面第一时间还原给公众,不正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吗
从没想过2020 年的开局,是新冠肺炎疫情。
武汉“封城”、医院满员、医疗物资告急……看到新闻报道里的这一个个高频词,作为一个新闻人,我无法置身事外,马上请缨去武汉。我要去亲历真实,传播真相。
大年初三,逆行,南下武汉。一切都是未知的,兴奋和害怕交织。但是,只有置身其中,才能有最真切的感受。
这不是我熟悉的武汉。从下车那一刻,空荡荡的车站,街道上只有红绿灯兀自闪烁。
我们每个人都戴着口罩,外出采访时还会穿上厚重的防护服,甚至在单位驻地的食堂,同事们之间也都刻意保持一定距离。这种“压抑”的感觉,从没体验过。
深入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那些建设工人回答我提问时,会情不自禁掉眼泪,“不是因为辛苦,是因为心里着急,想着能快一点再快一点把医院建设好!”
拿着镜头的我,眼睛瞬间湿润。这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建设工人,面对镜头甚至说不成话,却心怀大爱。
1月29日,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记者张书旗在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采访。
我和同事乔煜城独家记录、制播他们建造医院全过程的《平凡英雄》,感动无数网友;同事转译制作的英文版,在新华社海外社交媒体广泛传播,在新华社英文客户端上,更是拿到对外疫情报道浏览量第一名。
2月17日晚,我和同事肖艺九一起去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拍摄记录夜晚中的方舱医院。
我们从头到脚把防护装备穿戴齐,整个过程,用了半个多小时。被紧紧包裹的我,喘气变得困难。进到方舱医院看台上拍摄,虽然护目镜上的雾气越来越大,但我还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2月17日,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记者张书旗在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采访。
印象中的方舱医院,是广场舞、是看书的人、是玩魔方的姑娘,可是眼前,人们多数已经躺在床上,几个医护人员挨个量体温、测血压,场馆里很安静,静的只能听到我自己的心跳和喘息声。
回去路上,我问同事,“害怕吗?”同事说,“怕。”
都会害怕,面对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敌人”。可是,在抗击疫情的战场,记录疫情的最新情况,不正是我们的使命吗?将抗疫现场的各个方面,第一时间还原给公众,不正是我们的责任吗?
“必须在现场,因为我们是记者!”我和同事说。
后来,由此独家拍摄的《这就是托起生命的方舟!》,以不加修饰的镜头,展现方舱医院里的夜晚,让无数网友泪目,并创造了新华社战“疫”视频类报道新的浏览记录。
除了深入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等一线现场,记录医护人员与患者的真实动态外,我最关注武汉普通市民的生活。
我坐在外卖员的电动车上,跟着去送餐;还有口罩厂的工人、环卫工人、社区工作人员、公安民警、志愿者……这里每一个普通人,都在默默地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守护好后方的阵地。他们,同样也是英雄。
2月7日,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记者张书旗在华大基因核酸检测实验室采访。
除了深入采访,我还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联合前后方同事一起策划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5G慢直播、卫星看抗疫、画说战“疫”等报道;撰写了《武汉,请你相信》《咖啡也逆行》《落日余晖下的这个瞬间,刻骨铭心!》等一大批新媒体稿件。形形色色的人物、温暖的故事和瞬间,得益于新的实现方式而被定格和记录,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媒体纷纷跟进转发。
转眼间,冬天过去,春天来了,武大的樱花渐次开放,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的变化。我在战“疫”最前沿记录、拍摄这一段历史,也记录这个城市所有的希望。
武汉,必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记者张璇:
镜头后,有亿万网友加油打气
“无论是不是武汉人,来了,就是武汉人!”通过慢直播汇聚的希望,让患者、让所有置身战“疫”最前线的逆行者们,感受到镜头后有亿万网友的关注和加油打气
2月12日傍晚,我接到支援武汉报道的通知。作为总台第二批赴前方报道的记者,第二天,我和同事石传凯从北京出发,与在武汉奋战的同事汇合。
早前的记者站驻站经历,让我在突发事件面前,压根儿就没害怕和紧张过。此时的武汉,像以往所有的出差地点一样,在我心中并无异样。
然而,就在抵汉的第四天,得知此前一次踩点中接触的群众,是一位新冠肺炎病毒携带者,后来他的爱人、孩子均被确诊。在这位携带者等待检测结果的那晚,医生给他的孩子下了病危通知书。
那晚,我整夜未眠。虽然只见过一面,但是在这个特殊时期,大家的命运休戚相依。
“无论是不是武汉人,来了,就是武汉人!”这里所有的人,都像是认识了很久的朋友,一方面无比担心患者和他的家人,另一方面也牵挂着自己的战友和同事们。此刻猛然感受到,危难与我们一步之遥。所幸经过核酸检测,前线的同事们都未感染。那位病毒携带者和他的家人也慢慢好了起来。
此前,在得到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的消息后,央视频第一时间推出的慢直播《疫情24小时 与时间赛跑 见证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崛起》吸引了超过1亿网友的持续关注。随着疫情报道的推进,慢直播策划从“云监工”转向“云守望”,我们在武汉增架了多路慢直播镜头,如方舱医院、长江大桥、武汉樱花园、江汉路等点位,同时增加VR机位,实时全景展现此时此刻的武汉。通过慢直播汇聚的希望,让患者、让所有置身战“疫”最前线的逆行者们,感受到镜头后有亿万网友的关注和加油打气。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直播团队正在维护慢直播设备。
在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我和同事石传凯走进方舱医院做新媒体直播。第一次穿上隔离服,里里外外,足足被套上四层防护、两层口罩、两双手套,每一条小缝都用胶带封死,每说一句话都十分费力。这一刻,才真正体会到白衣天使是多么不容易,他们每天在病房里至少待6个小时,加上穿脱防护服时间,需要10多个小时,忙起来不吃不喝,甚至不能上厕所。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记者张璇(右)做新媒体直播页面截图
3月10日,武昌方舱医院最后一批患者出院,至此,武汉所有方舱医院都迎来了“关门大吉”。央视频前方报道小组进行了长达8小时的直播。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记者张璇(右)正在做武汉方舱医院休舱直播采访。
这一天,所有医护人员都脱下防护服,重拾久违的轻松、自在。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奋战,来自四面八方驰援武汉的医护队员们终于迎来这阶段性胜利的一刻。一位医生说,“大家共事了一个多月,我们只认识彼此的眼睛……”
期盼患者们快点好起来,医护人员可以好好地歇一歇。
辽宁日报社新媒体平台运营部记者杨靖岫:
有些画面,躺在患者病床上仰拍
我努力让这些细节收入镜头中,有些画面甚至是躺在患者病床上仰拍的。当时完全忘记了感染危险,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好不容易进来一次,一定多拍。我努力不放过每一个感人的场景,把这些感动传递给更多的人
2月12日,到达武汉抗疫报道一线后,作为一名新媒体记者,我的任务就是为报社“两微一端”和抖音、快手平台提供视频和照片报道内容。
3月3日,来到武汉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采访。向辽宁国家紧急救援队队长崇巍提出进病区采访后,他说:“你的防护准备不够,进去风险很大。如果你执意要进,必须在感控专员的监督下,跟着他一步一步学会穿脱防护服,而且必须让我们全程陪你在舱内行动才行。”
穿戴好防护服后,辽宁日报社新媒体平台运营部记者杨靖岫准备进舱采访。
进入舱内,厚厚的防护服、护目镜和双层口罩让我呼吸困难,很快就全身是汗,而且护目镜内的水汽影响视线。朦胧中,我看到那么多的患者和护士陈琳琳、护士长赵鑫经常手拉手肩并肩完全没有距离感,看到队长崇巍走到哪里都细心地给患者讲病情的治疗进展,看到医生陈喜佳在舱内拖着扭伤的腿艰难地行走在患者中……
这一切都让我深受感动。我努力让每一个细节收入镜头中,有些画面甚至是躺在患者病床上仰拍的。当时完全忘记了感染危险,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好不容易进来一次,一定要多拍。虽然摄影器材外面按照防控要求罩了密封袋,画质大受影响,但是跟医患这么近的距离,拍摄的画面自然有温度、有感情。那次采访,大概整整拍摄了三个小时。
出舱前,护士长赵鑫站在我身后帮我把防护服、靴套、鞋套、护目镜等一件件脱下来,等完成最后一步时我才松了一口气。待我转回头去时,赫然看见摘下口罩后崇巍爽朗的笑脸和护士长赵鑫美丽的面庞,我赶紧借助昏暗的灯光拍下他二人出舱的镜头。崇队长跟我说:“现在咱们可以说是一个战壕里并肩战斗过的生死弟兄了!”
辽宁日报社新媒体平台运营部记者杨靖岫(左)在武汉协和西院采访。
在武汉抗疫一线采访,我的镜头里经常出现医护人员手抬肩抗物资的画面,经常看到医护人员露天吃盒饭的场景,经常看到身着厚重防护服的医护人员走进负压病房的瞬间,还有ICU病房里医护人员使用呼吸机抢救病人的忙碌,还有方舱内医患手拉手肩并肩亲如一家人的温暖,还有那些医护人员脸颊上和耳朵上深深的印记……
采访中,自己一次次为他们全力救治患者的场面泪目。我努力不放过每一个感人的场景,把这些感动传递给更多的人。因为,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澎湃新闻记者魏凡:
既快又准,对报道要求更高
疫情之下,谁不是一个普通人呢,会累,会怕,会想家……但这些平凡的英雄,没有一个人退缩。我想,我要做的就是继续坚持,做好记者的本职,等待一切变好
我是一个从小在武汉长大的湖北人。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最大的新闻现场会是我生活的城市。
尽管武汉从1月23日处于“封城”状态,但在我的日常采访中,仍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内在气质——医护人员们不分昼夜,尽最大能力不放弃每一个病人;志愿者们自发团结在一起,四处奔走,筹措物资送往每一个需要的地方;社区里的工作人员不停穿梭,摸排隐藏的危险……
记忆犹新的是武汉肺科医院ICU的场景。这里住的都是急危重的重症患者,每一个患者都插管了,意识模糊,随时可能失去生命。新冠病毒的面目在这里显得尤为狰狞。
2月20日,澎湃新闻记者魏凡在武汉肺科医院重症ICU采访拍摄。
感触最深的是医护人员的压力。在各类医疗仪器的运行声中,他们时刻保持警觉,一听到警报声,就马上冲上前。“你不抢救不处理,病人可能就面临危险。”一位医生告诉我。
有一张ICU病床上躺着的是武汉市中心医院的医生,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这个医生感染了新冠肺炎,为他治疗的同事对我说,“他是我同事,蛮扎心的”,透过他的护目镜,我看到他在流眼泪。
每晚7点,是他们例行给患者拍CT 的时间,每一次拍摄,所有医护人员需要退到走廊等待。短暂的间隙,成为他们不可多得可以稍作休息的时间。有护士瘫坐在长凳上,仰天闭目,用手捶着额头;有护士步履蹒跚,似乎随时会累倒;也有护士静静看着窗外的夜色。
看到这个景象,心里感触良多。疫情之下,谁不是一个普通人呢,会累,会怕,会想家……但这些平凡的英雄,没有一个人退缩。
疫情发生后,武汉市建立了多个隔离点,用于观察密切接触者、疑似病例。图为澎湃新闻记者魏凡(左)探访某高校隔离点。
这场疫情中,全国不少主流媒体聚集于此,数百位记者奔波在一线。得益于技术手段的不断升级,新闻越来越“快”,但也更注重“准”,在确保事实准确的前提下,能快速准确地找到报道的切入点,力求全面真实地呈现抗疫一线,这对记者的要求其实更高。在这其中,我往往是现场拍摄素材,实时传回后方,与后方快速沟通好角度,即时剪辑、审核、发布。就是在这样的节奏下,通过前后方的密切配合,才能不断生产出各种新媒体产品。
期待我们的武汉早点结束这段特殊的日子,早点恢复城市的日常。我想,我要做的就是继续坚持,做好记者的本职,等待一切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