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交织,匠心与创新共鸣,东辽弓箭以其精湛的制作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历经数百年沉淀,至今仍然熠熠生辉,成为当地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弓箭这一古代狩猎和战争中的重要工具,在东辽县有着悠久的制作和使用历史。早在几千年前,东辽县境内就有人类活动,他们多以游牧、狩猎为生,弓箭成为了他们不可或缺的武器之一。而在清代,东辽县更是作为史上著名的“盛京围场”,专门供清朝皇族及八旗子弟打猎,弓箭的制作技艺也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东辽弓箭采用巴西花梨、黄金檀、水曲柳等木料和动物皮革精制而成,造型艺术,美观大方,不仅可以做体育器材和娱乐用具,也可以用于家具装饰。其产品从弓到箭,含牛皮护指,牛皮护臂,鹿角扳指等护具及各式箭壶。东辽弓箭根据外观和性能分:“古”、“雅”、“猎”、“炫”四个系列,在外观设计上既有古老的传统理念也有超前的创新理念,重在突出制作者、使用者个性,可为每一个弓箭爱好者量身定制,既保留了传统弓箭的文化特色,又赋予了它鲜明、时尚的现代元素,每一张弓都拥有自己独具个性的外观和名字,在色彩搭配上都需经过反复斟酌,是体育运动、家庭装饰和艺术收藏之佳品。

在东辽县平岗镇石咀村,有这样一位弓箭技艺的传承人——吕晓龙。吕晓龙从小跟着父亲学习传统弓箭的制作,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传统弓箭的喜爱依然有增无减。吕晓龙制作的弓是“筋角弓”,这是一种传统弓型,其中包括弹弓及其配套箭。筋角弓是用牛或者鹿的筋、牛角、竹或木,三种材料复合制成的弓,因为对材料的要求很高,一张好弓要经过200多道制作工序,周期通常是以年来计算。
吕晓龙对传统弓箭品质的要求极高,在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力求做到最好。他在不断磨练技艺、集百家之长的同时,也在尝试于传统技艺中融入现代工艺,使其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在他的身上,既能看到年轻一代的创新精神,也能看到传统工匠的匠人品质。

经过多年研究和推广,吕晓龙制作的弓箭已经形成规模化发展,并远销国内外。在2015年,东辽弓箭制作技艺被列为辽源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被列入吉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对这项技艺的肯定,更是对传承人们辛勤付出的认可。目前,吕晓龙的企业已经年创收入1000万元,解决了近20人的就业问题,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复杂繁琐的工艺、温润如玉的手感、流畅完美的曲线、强劲稳定的性能、古朴自然的质感、深厚久远的文化……中国传统弓箭的种种优点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人的努力之下被保留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血脉也由此延续。
记者:汪禹圻
初审:冯碧琪
复审 :马田刚
终审:苏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