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辽广播电视台
  • 客户端下载

东辽葫芦画:百年非遗 绘就时代新彩

时间:2025-02-27 10:21:07 来源:e东辽

分享到:

葫芦画是一种极具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它以葫芦为载体,将绘画技艺与葫芦独特的造型相结合,创造出独具魅力的艺术作品。在我们东辽县,葫芦画是一项传承了上百年的艺术瑰宝,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正一步步从民间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东辽葫芦画起源于100多年前的建安镇革新村,它的诞生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紧密相连。葫芦,这种形态饱满圆润的植物果实,在传统文化中寓意着吉祥、福禄。因此,家家户户都有种葫芦的习惯。清道光二十九年,赵文秀的曾祖父赵长君发明了葫芦“灯虎子”,并在葫芦上画,葫芦画便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

东辽葫芦画的制作工艺极为考究,选用当地优质葫芦,经过打皮、晒干等多道工序处理后,根据葫芦的形状和大小构思图案,运用烙画、彩绘、雕刻等多种技法,在葫芦上创作出精美的作品。创作时,以烙刻为主要手段,辅以针刻、镂空、浮雕等工艺,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突出“以铁为笔,以火为墨”的艺术特征,通过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方法,呈现出丰富的层次与色彩。其题材多以吉祥图案为主,如富贵牡丹、吉祥纳福、福禄相伴等,充分体现了葫芦的“福”文化,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为第五代传承人的赵文秀,自幼受家族熏陶,对葫芦画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理解。他毕业于四平师范学院美术系,毕业后承袭祖业,不断创新发展东辽葫芦画。他创作的《十二生肖》《清明上河图》等作品,深受赞誉,被誉为东北葫芦画大王。多年来,赵文秀积极投身非遗传承事业,走进多所大中小学授课辅导,介绍葫芦文化及葫芦画的创作过程,并邀请师生到葫芦画博物馆参观学习。此外,他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广葫芦画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赵文秀不仅继承了家族的传统技艺,更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将现代元素融入葫芦画中,使其更加符合当代审美需求。2009年,东辽葫芦画技艺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东辽葫芦画在传承与创新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作为代表性传承人,赵文秀积极参与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他带着东辽葫芦画走出吉林,参加外交部举办的吉林全球对外推介会、北京冬奥会等重要活动,让东辽葫芦画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如今,东辽葫芦画不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更是地域文化的象征和情感纽带。它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古老的非遗技艺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关注与喜爱,也为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 。


记者:刘畅

初审:冯碧琪

复审:马田刚

终审:苏博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