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的脚步总是透着几分犹疑,带着些俏皮的任性。再有几天就是谷雨节气了,可冬天却还眷恋着这片黑土地,时不时回来瞅瞅,于是,便有了这“花苞结出雪花来”的场景——那是一场季节的奇妙对话,被写进每一朵含雪的花苞里。
清晨,推开门扉,一股清冽混着泥土苏醒的气息扑面而来。目光所及,世界像是被一层薄纱遮着——春雪悄然而至。虽说是春雪,却丝毫不比冬雪逊色。雪花纷纷扬扬,如簌簌梨花,轻盈地落在还未完全褪去枯黄的草尖上,给大地绣出亮晶晶的银白。
在县城一隅宁静而温馨的小公园里,榆树、杏树、李子树静静伫立,宛如忠实的守望者,见证着四季的更迭、岁月的流转。它们枝干嶙峋,一道道沟壑、一处处凸起,仿若岁月沧桑的手,带着往昔的记忆,倔强地伸向天空,似在向苍穹诉说着那些被时光掩埋的琐碎日常与盛大节庆。
就在这满是霜寒的枝桠间,一抹抹鲜嫩的生命正悄然孕育。瞧,那花苞鼓鼓囊囊地冒了出来,圆润而饱满。每一片花瓣都紧密相依,像是在彼此鼓劲,又似是知晓,只有熬过这最后的清寒,才能绽放出灼灼芳华。雪花仿若感知到了这份期待,纷纷扬扬地赶来赴约。雪粒簌簌地飘落,轻柔地堆积在粉嫩的花苞上,宛如给它们披上了最纯净的白纱披风,一时间,分不清是雪装点了花,还是花映衬了雪,二者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
就在一瞬间,黄庭坚的那句“风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开顷刻花”忽然浮现于脑海,诗中所描绘的意境竟与眼前的景致毫无二致,让人不禁感叹千年前古人笔触之精妙,与当下场景竟如此契合,仿若一场跨越时空的共鸣。
公园的草坪与田野之间,仿若有一场悄无声息的生命律动正在上演。几处野菜、几处嫩草像是收到了春的密令,偷偷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怯生生地张望着这个全新的世界。刚冒尖的绿芽上顶着碎雪,那碎雪在微光的映照下晶莹剔透,宛如给这些嫩绿的生命戴上了水晶冠冕,活脱脱就是一群从童话中溜出来的小精灵,灵动而俏皮,为这银白的天地添了一抹俏皮的生机。
田边,三两个农民裹着棉衣,静静地站在地边,嘴里呵出的白气瞬间在寒冷的空气中凝结成一团团小雾。他们的目光越过眼前的银白,望向那若隐若现的点点新绿,眼中满是笑意与期待,仿佛已经透过这层春雪,看到了不久后庄稼茁壮成长、硕果累累的景象。在东北这片广袤且深情的厚土上,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瑞雪兆丰年”绝非一句空话,春雪从来不是阻碍,而是大自然与庄稼人之间心照不宣、默契十足的约定。
此时,村庄里的烟囱里陆续升起袅袅炊烟,那炊烟先是缓缓升腾,继而直直地冲向云霄,像是一根根连接天地的纽带,又似要把春的消息也传递给高远的苍穹,告知上天这片土地上即将开启的蓬勃生机,以及人们对新一年满满的祈愿。
打开手机,指尖轻划,朋友圈瞬间被春雪“霸屏”,满是文采斐然的文案与美轮美奂的雪景图片。在这一众分享之中,好友张良创作的诗歌别具一格,字里行间既有对春雪轻盈之姿的细腻描摹,又蕴含着他独有的情思与哲思,仿若春日里的一缕清风,在这纷纷扬扬的雪意中,格外引人注目,引得大家纷纷点赞、评论,沉浸于他用诗意勾勒出的春雪世界。
四月仲春遇雪(新韵)
记须诗酒趁年华,
松水白山是我家。
昨日春风绽桃李,
今朝玉树挂琼花。
午后到傍晚,铅灰色的云层愈发低沉厚重,细密的雪粒子从云间簌簌而下,起初还只是轻柔地飘落,似春日里随风飘散的柳絮,不一会儿,雪势便愈发汹涌,如鹅毛般纷纷扬扬,整个天地都被这茫茫雪幕所笼罩,视野也变得越来越迷蒙。
花苞在暮色里静静伫立,吸纳着雪水的滋养。它们知晓,明日或许还有霜寒,但春天终将来临。在这方天地,春与冬的交织,是生命的磨砺,亦是轮回的礼赞,待雪融风暖,这片黑土地将爆发出无尽的绚烂,那是冻蕊绽放、万物生长的欢歌。
来源:东辽文学
作者:薛成龙
初审:李 钐
复审:王继莹
终审:苏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