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体育老师、是德育主任,从教多年来,她获得了优秀共产党员、县级骨干教师、省级优秀少先队大队等多项荣誉。身为共产党员,她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待学生,她始终保持一颗热忱之心,在付出和关爱中感受教育的快乐和温度,在奉献和担当中体会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她就是东辽县实验小学教师宣桂春。

2012年,怀揣着对三尺讲台的热情和憧憬,宣桂春来到县实验小学就职,目前分管学校少先队工作,她说“我喜欢这份工作,和孩子们在一起,总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谈起工作,宣桂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很多家长的观念中,学生只需努力学习知识,其它的都不需多关注。但在她看来,小学生正处在价值观成型期,在这个阶段,少先队组织建设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既平凡,也不平凡。平凡的是我们是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不平凡的是我们是少先队员的政治启蒙和引路人。”而要想引导队员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就需要始终秉持着“实事求是、朝气蓬勃”的精气神,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做好“红领巾”的引路人,在少年儿童心里播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种子。宣桂春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对于少先队工作,宣桂春有一套自己的经验做法:着力于传承红色基因,引导队员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我们党的伟大;用儿童化的语言和思维,增强少先队活动内容的吸引力和形式的丰富性等。

在日常活动中,她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文艺汇演、传统节日等契机,根据队员的年龄特点,分层次开展“红领巾成长营”培养队员阶梯式成长;每年规范召开少代会,让队员代表提案学校发展,近三年累计落实“红领巾提案”68件,真正实现“自己的组织自己管”。引导少先队员用最简单、淳朴的方式表达爱和祝福,让爱党的种子在少先队员的心中生根发芽。

这个年纪的孩子,很多天性活泼好动,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拘于形式。宣桂春经常思考:新时代如何拓宽少先队活动领域?怎样提升少先队组织的吸引力?在多年的实践和摸索中,她逐渐意识到,只有开展丰富多彩,集教育性、趣味性于一体的队活动,才能使少先队组织充满活力,才是做好少先队工作的关键。

时光清浅,岁月不负。宣桂春心系红领巾,用信念、梦想、奋斗、奉献展现了一名少先队工作者优秀的综合素质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站在新的起点,她将继续牢记初心使命,担当作为,继续谱写新时代少先队工作新的篇章。
记者:张哲铭
初审:李 钐
复审:王继莹
终审:苏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