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辽广播电视台
  • 客户端下载

必看!公安部提醒:5种诈骗占电信骗术八成

时间:2025-05-11 06:00:00 来源:e东辽

分享到:
公安部公布
五类高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快来看看

都有哪些套路

图片


TOP1

刷单返利类诈骗
典型案例:2025年3月,浙江的高某莫名被拉进“快约*”群。群里充斥大量美女照片,还宣称完成刷单就能享受同城服务。高某心动添加“资源总监”,按指示在指定APP刷单。对方以连单、填错银行卡为由,诱导他充值4.7万元,发现被拉黑后,高某才急忙报警。
套路分析:
社交引流:通过微信等社交平台发布“约炮”广告,吸引男性用户;
任务陷阱:要求下载指定APP完成小额刷单任务,返还本金及佣金建立信任;
连环诈骗:以“连单任务”“操作失误”为由诱导大额充值,随后拉黑失联。
警方提醒:刷单涉嫌违法,凡是需要先行充值或垫付资金的刷单行为都是诈骗。

TOP2

假投资理财类诈骗

典型案例:2025年3月,海南的陈某接到一通陌生电话。电话那头,骗子冒充“投资专家”,打着“稳赚不赔”的幌子,诱使陈某下载了一款虚假投资理财APP。在对方的“悉心指导”下,陈某竟将80万元现金交给了诈骗团伙的“取现专员”,直到无法提现才惊觉被骗,赶忙报警。

套路分析:

话术诱导:伪装成功人士或“投资专家”,分享虚假盈利截图吸引受害人;

高额利诱:承诺“保本高收益”“短期翻倍”,诱导下载专属APP投资;

转账陷阱:诱导受害者在虚假投资网站或者手机APP上不断注入资金,以“账户冻结”“提现需验证”为由,要求进一步转账。

警方提醒:投资理财务必选择持牌机构,拒绝线下现金交易,遇可疑情况立即报警。

TOP3

虚假网络贷款类诈骗

典型案例:2025年3月,宁夏的杨某正在为资金发愁时,收到办理贷款短信,点击链接下载“捷信金融”APP。业务员以“贷款被冻结”为由,要求他缴纳49,990元解冻费。杨某转账后仍无法提现,联系业务员却被拉黑,这才惊觉自己被骗。

套路分析:
广告引流:通过短信、网页推送虚假贷款广告;
话术诱导:以“额度高”“放款快”为诱饵,要求下载指定APP;
缴费陷阱:虚构“银行卡号填写错误”“解冻费”“手续费”等名目,多次诱导转账。

警方提醒:正规贷款平台不会要求先缴费,贷款需通过官方渠道办理。


TOP4

冒充客服类诈骗

典型案例:2025年2月,安徽的裴某接到假冒抖音客服电话,对方称其开通“百万保障”每月扣800元。裴某信以为真,按指示下载会议APP开启屏幕共享。骗子借此获取银行卡信息,诱他转钱到“安全账户”取消服务,裴某因此损失65.44万元。

套路分析:
信息伪造:准确报出受害人姓名、订单信息建立信任;
技术窃取:诱导下载会议APP开启屏幕共享,实时获取支付信息;
资金转移:以“验证账户”为由,诱导将资金转入指定账户,或者偷窥取款密码、验证码进行盗刷。

警方提醒:官方客服不会要求屏幕共享或转账至安全账户。


TOP5

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典型案例:2025年2月,洪湖市周某接到自称荆州市公安局的陌生来电,对方称他涉嫌诈骗案,要求配合调查。周某添加微信视频,见对方身着警服便深信不疑,按指示把存折钱转至银行卡做流水证明,还告知短信验证码,结果卡内14.9万元被席卷一空 。

套路分析:
心理施压:利用留学生身份,以“涉案影响签证”为由制造恐慌;
身份伪装:伪造“警官证”“通缉令”,要求下载加密APP视频通话;
资金清洗:诱导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以“验证清白”。

警方提醒:公检法机关绝不会电话办案,也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涉及转账立即挂断核实。




警方提醒


论骗术怎么变
请牢记“三不一多”
未知链接不点击
陌生来电不轻信
个人信息不透露
转账汇款多核实。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来源:东辽网警

初审:李  钐

复审:王继莹

终审:苏  博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