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辽县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有这样一位青年干部:他扎根基层、勇挑重担,从记者到驻村第一书记,始终以赤子之心服务“三农”;他敢闯敢拼、开拓创新,用产业孵化激活乡村“一池春水”,带领村民走出一条特色致富路。他就是东辽县白泉镇兴泉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帝。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田间地头到产业基地,王帝的青春始终与东辽县的乡村发展紧密相连。2019年,他投身脱贫攻坚一线,联络包保金州乡双福村;2021年,他参与全县乡村振兴项目谋划,深入百余村屯拍摄宣传片,用镜头记录乡村变迁;2022年,他主动请缨到兴泉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用行动诠释“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誓言。
抓党建、强班子是王帝打开工作局面的第一把钥匙。他创新开展"红色教育+产业研讨"主题党日,组织党员到杨靖宇烈士陵园开展主题党性教育活动,赴先进村学习考察。在他的带动下,兴泉村党员们干事创业的热情被彻底点燃。
作为乡村振兴领路人,王帝创新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带领兴泉村产业腾飞。他争取450万元资金建设农业产业孵化基地,两个月完成“压圈岭”等品牌从泉眼检测到商标注册全流程;建设标准化桶装水生产线,打造“兴泉赋”天然饮用水品牌,并引进先进水处理技术与检测设备,严把品质关。同时,以桶装水项目为支点,瞄准本地特色水果资源,引入果汁深加工项目,计划投资200万元建设无菌灌装生产线,开发高附加值NFC果汁,预计年消化水果500吨,带动40余户果农增收,新增就业岗位30个,推动“种、产、销”一体化。

“村民的事就是我的事。”王帝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群众的诉求。他往返奔波于村镇之间,为村民争取到电视机、秧歌服等物资,落实米面油等生活保障。三年来,他既是农产品的"推销员",帮村民打开豆油销路;又是邻里纠纷的"调解员",成功化解矛盾10余起;更是项目建设的"协调员",争取资金修建水挡墙600余米,让150户村民喝上放心水。只要群众有需要,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奔走协调。
兴泉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的同时,王帝也先后荣获"吉林省乡村振兴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这一项项荣誉的背后是他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坚守。从青涩记者到乡村振兴的排头兵,王帝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记者:汪禹圻 邢根源 张哲铭
初审:李艳萍
复审:王继莹
终审:苏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