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辽广播电视台
  • 客户端下载

走好新时代“赶考”征程

时间:2019-04-29 06:21:07 来源:学习强国

分享到:

70多年前的烽火岁月里,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简陋的土坯房里发出急促的电波,“三大战役”接连取胜。阳春三月,党中央从西柏坡出发“进京赶考”——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今年3月,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再次来到滹沱河畔的西柏坡。

西柏坡是精神高地,是“赶考精神”的发源地,“两个务必”的诞生地。昔日电波远去,岭上松柏仍然挺拔青翠。红色基因早已扎根这片土地,激励大江南北。小山村西柏坡是一部“巨著”,从中可以读出苦难到辉煌的奋斗史诗,照见一个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逻辑。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新时代的中国如何走向伟大复兴?

西柏坡,一直在“赶考”。当年为修岗南水库,西柏坡村后靠移民,老百姓告别“米粮川”,搬上高岗。过去人均几亩水田,搬迁后人均几分旱地。水源保护区不能发展工业、养殖业等,在土里刨食的年月,生活艰辛可想而知。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乡亲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苦干实干加油干。西柏坡村老支书闫文进带领村民平整土地,寒冬腊月干得大汗淋漓。这位老支书“热得”从不穿棉衣,终于“抠”出18亩地。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进入新时代,我们打响了脱贫攻坚战。曾被贫困缠绕的老区人,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他们不等不靠,借助红色旅游,从一个小推车起家,卖纪念品,开农家院。用勤劳驱走贫困,迎来热气腾腾的生活。当年的土坯房,堪称世界上最简陋的“指挥所”。如今到西柏坡想看土坯房,只能去旧址感受,全村都已盖起钢混结构的新房、小楼。过去西柏坡到石家庄要在山路盘旋两个多小时;如今走高速只需1个小时。全村过半农户买了小轿车。2018年,西柏坡村以及平山县脱贫攻坚告捷,终于甩掉几十年的贫困帽。

新时代,“赶考”创业再出发。紧靠西柏坡的梁家沟,不甘落后。他们依托红色旅游和大片绿色山林,建设西柏坡红旅小镇,开启新业态、新模式,“红花绿叶两相宜”,在柏坡岭下谱写新的奋进之歌。从西柏坡到梁家沟乃至平山县,全域旅游风生水起。2018年平山县旅游收入129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82元。

在苦难中奋发进取不容易,面对胜利时保持清醒,尤为可贵。历史一再警示我们:越是接连取得胜利时,越要保持清醒头脑,时刻保持“赶考”状态。来自小山村的告诫穿越时空,更加振聋发聩。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新时代、新征程,“电波”急、“赶考”紧。从“两个务必”到“两个永远”,西柏坡精神永放光芒,照亮新时代的“赶考”征程。

东辽融媒发布

编辑:苏悦明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