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其著作的研究,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立场方法、目标追求,以及历史发展的理解和把握,真正弄清楚搞明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从而在理论本源上为确立对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行的坚定信仰奠定更广泛深刻的基础。2023年中国理论网推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专栏,精选优秀理论文章,深入阐释“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理论内涵,展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马克思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今天,深入考察和探讨现时代精神及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对于我们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理解和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是已经过时、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不要发展以及应该怎样发展等问题,是极为重要的。中国理论网精选系列书摘,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现时代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以飨读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从探索到开创、发展的全过程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动力,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断地进行改革开放,使束缚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因素得到解除,生产力的潜力得到不断释放。这种以改革开放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体现了鲜明的唯物史观基本立场和态度。
一、马克思主义历史动力观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形成了唯物史观,把对历史的理解从抽象的脱离个人现实生活的视域中拉回到了生动的实践活动之中,把对历史发展的动力的理解从绝对精神和抽象的个人情感中拉回到了人类社会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在社会运动的内在矛盾中去发现历史发展的动力之源。
在马克思看来,人们认识历史的时候首先应该明确一个基本现实,那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能够生活是创造一切历史的前提,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一切历史活动都无从谈起。生活中的人就是现实的、生动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历史的第一个活动就是要能生产出满足人的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这是人的生活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一切历史活动的基本条件。人在生产人所需要的物质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时候,会产生生产所需要的工具和生产所作用的对象,于是,人、生产工具、生产对象一起构成了人认识外部世界的能力。人、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之间始终处在一个矛盾状态之中,其平衡不断被打破同时又在新的基础上构造新平衡。所以研究历史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人类这种活动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随着时代交替的不断发生,人的活动范围的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就会被打破,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产生的各民族不同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人类历史就由民族史进入了世界历史。
在马克思看来,历史就在这种“世纪交替”中不断前进,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不是人的需要,而是隐藏在需要背后的促使需要产生的因素。唯心主义者往往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把“欲望”看作推进历史前进的动力。唯物主义者要通过“需要”这一现象去寻找背后的原因,这就是生产方式的不断变化,正是这种变化使人类社会实现从低级到高级的运动,这就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源。
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作为人类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必须不断应对新的问题,因而由生产力的内在矛盾所引发的自我运动就成为其存在的基本状态,因此,在生产方式的要素之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要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不断满足人的新的需要,必须依赖于一定的人类的“共同活动方式”。在马克思看来,生产方式与一定历史阶段中的共同活动形式相联系,“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也就是说,生产力的变化必然带来人类相互协作方式的变化及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中形成的经济关系,主要包括人们对社会中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生产产品的分配关系,这些关系的变化自然带来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变化,整个社会的上层建筑于是发生新的变化。然而,由生产力引发的变化不是单向的,当整个社会的上层建筑发生变化以后,上层建筑又会反向影响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当适合的上层建筑来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的时候,上层建筑就会通过经济基础向生产力输送正向的作用力,而当上层建筑不能适应经济基础的时候,上层建筑就会向经济基础输送反向作用力而最终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冲突激化以后,社会变革就将到来,从而形成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体,于是社会又开始新一轮的矛盾对立,这种矛盾对立就构成了社会运动的动力之源。
二、改革为社会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对立从根本上推进了社会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表现形式和实现方式是不同的。如何为社会发展注入强劲而持续的动力,这是每一个社会发展都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纵观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社会发展表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关键就在于始终抓住改革开放这条主线,以改革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主要表现在:
首先,改革破除了对社会主义发展的观念性束缚,实现了理论创新,为生产力的解放和新的生产方式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没有这种思想上的解放,生产者就缺乏发展生产力的内生动力,被禁锢的生产潜力难以得到真正的释放,生产方式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观念上的解放使人们重新认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并助推实践上的行动,使矛盾在社会发展中起到推动力作用。
其次,改革充分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推动了生产者改进生产工具。从改革的实践进程来看,改革明确了生产者的权益,划定了各种利益边界,使生产者通过参与改革获取自身利益的积极性有效提升,生产工具的改进就成为了必然。工具的改进带来了生产对象的拓展与加工深度的增加,社会财富在这种进步中得到不断积累,反过来又促进生产工具的改进,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再次,改革破解了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上层建筑制约经济基础的制度机制障碍,使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生产力的变化,上层建筑不断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进而推动社会始终处在一种相对稳定的发展进步状态之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深化改革纳入国家社会发展的战略谋划之中,其核心就是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开放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让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关系处于良性状态之中。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事实上,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建设实践表明,无论在经济还是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领域,改革开放都以其强大的动力推动各领域向纵深发展,改革开放进程中面临的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正依靠改革开放不断得到解决,依靠改革开放所释放出来的生产力正转化为社会发展的现实成果,改革开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断向前的动力作用日益显著。
东辽县融媒体中心
来源:中国理论网
初审:王茂林
复审:马田刚
终审: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