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辽广播电视台
  • 客户端下载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中国阐释

时间:2024-12-21 08:00:00 来源:中国理论网

分享到: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决议》在阐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时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并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这一重要论述,立足党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深刻诠释了“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的内在根据。新的征程上,只有不断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才能不断创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的伟大奇迹。2023年中国理论网推出“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专栏,精选优秀理论文章,从各方面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行”的理论内涵,展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凝结了百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彰显了中华民族在走向复兴的进程中形成的哲学自信。哲学自信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现实力量,体现了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坚定信念,彰显了中国改革创新的精神气象,反映了当代中国人自我实现的主体意识。中国理论网精选系列书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时代阐释,以飨读者。

 

  当人类走出孤立的自然存在的状态,就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就要思考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使辩证法走向历史的深处,以辩证的实践的历史观更新了以往哲学家观察历史和现实的方式,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 

  衡量人们是否具有历史眼界和现实判断力,关键在于考察其具有怎样的历史观,特别是其对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的理解。弄清楚这个问题,需要思考实践是从哪里出发的以及是什么支撑我们在实践中改变世界的。 

  一、社会现实是实践的出发点 

  在现实生活中,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体。随着改变自然和社会的实践走向深入,人们看到马克思历史观的现实性,从而读懂了这个道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人的实践活动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法。 

  马克思认为,大自然是人类无机的身体,而社会则是不断更新的有机体。这个有机体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中,是一种体现人的自我意识的有机体,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的生产的统一彰显了社会有机体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因而,“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的联系”。他在《资本论》中以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式表达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为改变资本主义有机体的缺陷提出了彻底的实践路径,引发了19世纪以来风起云涌的社会革命。 

  历史唯物主义更新了中国人的政治观念,实现了中国知识界的思想启蒙。走过万里长征之后的中国革命者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应当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而不是在实践中刻板地对某些历史表述的只言片语亦步亦趋。正如毛泽东所说,“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使之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华民族形式,在中国具体化,符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再次谱写新篇章,中国社会进一步向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变,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开始发挥无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多。解决改革中涌现的实际问题,制定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方略,必须以当代中国的社会存在即中国的基本国情为基础。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正义,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素质,引领社会风尚,都要以社会存在为出发点。 

  二、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 

  理解和把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并非只是静待社会存在的自然演进,而要形成符合社会存在并发挥实践能动性的社会意识,进而在实践中合理地改变原有的社会存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应当看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现实终究是人的实践的对象化,社会发展归根结底依靠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因为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它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化与社会结构的变迁。 

  经济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带来了很多实际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做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形成推动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有效的改革举措。因为社会意识的深化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不断深入的实践促进人们对社会存在形成逐步深刻的认识。“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毋庸置疑,人们在改革实践中的各种认识与经验是逐步形成和发展的。面对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必须进一步认识全球化时代中国社会发展实际与世界发展格局,统筹兼顾地解决社会发展各环节的实际问题,使又好又快发展的局面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 

  三、社会意识与文化自觉 

  实践以社会存在为基础,体现了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中介。社会意识体现了人们的观念世界,加强人们的文化素养,是提高社会意识的重要途径。应当意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着的思维和思维着的实践作用于社会存在,改变了人们对社会发展的认识,增强了人们改变世界的能力。中国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乃至一些日常话语和文化符号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百年传播的明证。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生根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是通过促进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来实现的。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方法思考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养相成”,中国文化的崭新形态逐步形成,崭新的中国文化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两者的交互作用提升了中国人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使之发生影响和作用于中国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是推动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今天,中国已经融入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发展格局,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发展纷繁多元,文化传播的途径、速度和影响力与传统社会均不可同日而语。中华文化能否再创辉煌,能否持续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关系到中国经济和政治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为此,必须重新审视中国现阶段物质生产生活实际,发展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解中华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实践逻辑,以文化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时代主旋律,保持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形成与当今中国经济和政治发展相适应的中国文化气象。这是深化改革的实际需要,也是在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东辽县融媒体中心

来源:中国理论网

初审:王茂林

复审:马田刚

终审:苏博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