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辽广播电视台
  • 客户端下载

深刻领会以耐心资本助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内涵

时间:2025-05-03 08:00:00 来源:中国理论网

分享到:

  2024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1]。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2]当前对“耐心资本”的讨论已经逐渐上升到国家政策的高度如何发展壮大耐心资本,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助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成了一个亟需探究的重点议题。针对这一前瞻性、战略性、牵引性的重点工程,要从耐心资本的独特属性、发展要求和流动方向,深刻领会以耐心资本助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内涵。

  一、理解耐心资本的独特属性

  耐心资本具有长期性特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持之以恒的系统性任务具备长期性,是一项需要长计远虑的伟大工程需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不动摇,考验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决定》深刻指“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3]。耐心资本是长期投资性资本,相较于短期投资性资本对即时性反馈和高风险高收益的重视,耐心资本更注重长期投资回报。培育耐心资本从根本上符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长期性特点

  耐心资本具有战略性特征。《决》指出,必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4]。在阐明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路径时,《决》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视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集中体现“资本文明面”的特殊资本形态,耐心资本也是战略性资本。一方面,耐心资本作为一种重要生产要素,必然发挥着其独特的流动和黏合作用另一方面,耐心资本必须服务和对接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顺应国家发展的历史需求,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耐心资本的行为规律,科学驾驭耐心资本。这充分表明,耐心资本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注重战略规划的要求保持一致。

  耐心资本具有稳定性特征。《决定》指出,要“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5]。为避免改革过程“步子迈大”和“过犹不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坚持“先立后破”。作为一种持续性的价值投资,耐心资本需要稳定的市场环境、资金供应和保障体系支持。因此,在发展耐心资本的过程中,各方主体必须保持一定的恒心和定力,才能正确发挥耐心资本的“市场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效用。面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伴随的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稳定性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所需要的定盘星”。这充分表明,耐心资本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注重稳定性的特点高度一致。

  二、把握耐心资本的发展要求

  发展耐心资本需要激发数据、知识、信息等新兴要素的涌流,贯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系统变革原则。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6]发展耐心资本有利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系统变革,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加速器”和“指示器”,符合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际需要。耐心资本不以短期收益为主要目标,而是更加注重企业的长期发展潜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具备一定前瞻性。进入数智时代,数据、信息、知识成为创新型生产要素,需要以耐心资本推动更高效的要素流动和更智能的要素配置,产生巨大的聚变效应激发各类生产要素的活力。

  发展耐心资本需要依托安全稳定的市场环境和法治机制保障,贯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导向原则《决定》强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7]。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问题导向”原则就是要针对不同问题制定不同解决方案与时俱进地顺应时代发展发展耐心资本正是基于对当前经济环境下存在的诸多问题出的变革举措需要建立安全、透明、可预期的公平市场环境和法治机制保障。

  发展耐心资本需要以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主导促进新质生产力迭代,贯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践创新原则。《决定》强调,“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8]。耐心资本充分尊重创新型产业的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点,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最新形态。科技创新具有高投入、长周期和高风险的特点,耐心资本通过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降低因资金断裂导致的产业中断风险能够有效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三、引导耐心资本的科学流动

  优化资本市场和经济体制,因地制宜把握耐心资本的投入尺度和具体流向。《决定》指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9]发展耐心资本是助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实现新质生产力迭代、变革原有生产关系的关键一招,因此,培育和投入耐心资本同样需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准确把握耐心资本应该往哪投入、投入多少、如何投入问题。

  拓宽耐心资本的来源渠道,培育适合耐心资本成长的创新生态系统一要保证耐心资本的来源渠道多元化。不仅要积极吸收政府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等主要资金来源,还要吸引更多个人资本、创业资本、技术资本的投入提升耐心资本对各投资主体的吸引力和认可度,不断扩充耐心资本的“蓄水池”,提供多样化的耐心资本创收方案二要培育适合耐心资本主体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引导耐心资本涌入新兴产业,实现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及时将最新技术成果转化新质生产力及其应用上三要催生国有耐心资本,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使耐心资本源源不断地流动到解决各类“卡脖子”问题的技术攻关中。

  建立系统、有效、科学的耐心资本评价体系和退出机制,尊重人民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的主体地位。一要在政府、企业、人民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商议和科学筹划下建立有利于耐心资本积极发展的评价体系,凝聚行业共识确定运行规则二要把握耐心资本赋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运行规律和内在机制,制定合理的耐心资本管理与评价体系,完善并优化耐心资本的退出机制,实现耐心资本的“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三要以“人的逻辑”取代“资本逻辑”“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和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固然有很多不同,但资本都是要追逐利润的”[10]耐心资本要不断实现价值增值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现实的人”及其物质生产实践,人民是改革的主体、是改革成果的受益者,发展耐心资本取得的一系列改革成效归根到底来源于人民群众的集体力量。


东辽县融媒体中心

来源:中国理论网

初审:王茂林

复审:王继莹

终审:苏博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