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强调要“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近年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同时,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稳固,外部冲击影响加大。面对风险挑战,党中央审时度势,全面科学分析判断经济形势,特别是提出“稳企业”这一战略目标,从市场经营主体的微观视角,提出了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路径,抓住了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连接国内外市场、扩大投资、吸纳就业、增加税收、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我国拥有超过1.8亿户经营主体,规模大小不一、类型丰富多样、行业分布广泛,是活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企业有活力,经济才有动力。稳企业对持续提振发展信心、有效解决当下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至关重要。
稳就业离不开稳企业。就业是民生之本,企业是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直接决定了就业岗位的数量和质量。稳就业的关键在于支持企业发展,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它们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政府可以通过减税降费、提供信贷支持、优化用工环境等措施,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扩大生产规模,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同时,鼓励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员工素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稳市场离不开稳企业。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体,是市场供给和需求的主要参与者。企业稳则市场稳。只有企业生产经营稳定,才能保证市场供给充足、价格稳定,经济秩序良好。反之,如果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则容易导致市场供给不足、物价波动,影响经济正常运行。
稳企业,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首先,要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近年来,我国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如增值税改革、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有效缓解了企业压力。未来应继续优化税收结构,避免重复征税,加大对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的税收支持,让企业有更多资金用于研发和扩大生产。重点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的难题。中小企业往往面临抵押不足、信用评级低等问题。应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同时推动供应链金融、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创新模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其次,要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除了税费和融资成本,企业还面临用工、用地、物流、能源等成本压力。应进一步通过降低社保费率、提供稳岗补贴、优化土地供应、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等方式,帮助企业降低综合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强化法治保障,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稳定的法治环境是企业发展的保障。最后,要严厉打击恶意拖欠账款、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完善破产保护机制,让企业在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中竞争。同时,要切实做好助企纾困工作,用好各项惠企政策,坚决治理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问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激发企业活力。
稳企业,要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当前,全球科技竞争加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面临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市场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研发的扶持力度,如提供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设立科技创新基金、鼓励产学研合作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让企业敢于投入创新。同时,要推动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企业应加快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提升生产效率。政府可通过提供补贴、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等方式,帮助中小企业降低数字化改造成本。此外,要以“双碳”目标驱动企业绿色转型。政府可通过碳交易、绿色信贷等政策,引导企业向低碳模式转变。积极支持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稳企业,还需要稳定市场预期,增强企业对未来的发展信心。企业投资和扩张依赖于对未来的信心。如果市场预期不稳,企业会倾向于保守经营,减少投资,进而影响经济增长。要加强与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评估,加大政策贯彻执行力度。政策频繁调整会增加企业的不确定性风险,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应加强政策协调,避免政策“急转弯”,让企业有稳定的预期,形成稳定的长期规划。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近年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受外部冲击,部分行业面临“卡脖子”风险。应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布局,以开放促发展,在国际合作中确保供应链安全稳定。要提振消费和投资信心。消费和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双引擎。政府可通过优化消费政策、扩大有效投资等方式,全方位扩大内需,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市场机会。
企业稳则经济稳,企业兴则经济兴,企业强则国家强。当今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保护加剧,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我国经济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爬坡过坎的重大关口,要坚定信心、多措并举、迎难而上,强化宏观逆周期调节,完善政策工具箱,适时推出一批稳经济、促发展的政策举措,稳定预期,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以企业高质量发展助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东辽县融媒体中心
来源:学习时报
初审:王茂林
复审:王继莹
终审:苏博